分类: 专栏

方舟子 | 近视能不能预防?

2017年6月6日是第22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为“‘目’浴阳光,预防近视”。关于近视的预防和矫正,有着五花八门的疗法,如眼保健操、雾视疗法、角膜塑形镜、阿托品滴眼液等,这些手段究竟有什么样的用处和风险?“目”浴阳光真的能预防近视?本文为你全面解读。

中国是近视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而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到高中眼睛发育基本定型时,有高达90%的中国人有了不同程度的近视。中国也因此成为最重视近视预防的国家之一。我们从小就被告诫,看书时眼睛不要离书本太近、看书每隔30分钟要让眼睛休息一会儿、不要在昏暗的光线下看书、不要在颠簸的车上看书……否则就会近视或让近视度数加深。在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儿童并没有接受这类用眼卫生教育,近视的发生和加深也不被认为与用眼“不卫生”有关,然而他们的近视率却比中国低得多。

做胃镜不取病理等于“白做”了

大量的事实已经明确告诉人们,早期胃癌需要胃镜发现可疑之处,然后取组织活检得以证实。如果不取活检,大量的早期胃癌就被“漏掉”了。

中国从1969年买进第一条纤维胃镜开始,胃镜检查40多年过去了,检查的胃镜例数世界第一,胃镜开展的普及率世界第一(基层医院都已经开展),可是,中国人的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却仍然在10%以下,胃癌的死亡率没见下降。

也就是说,近50年来胃镜白做了!折腾了一气,胃癌还是到了中晚期才发现,这时治疗已经回天无力了。

李长青|泛滥的抑酸药

国内大多数的抑酸药物都是缺少适应症的过度用药,不仅浪费医疗资源,而且还有安全性的风险。

在住院病人的用药清单上,几乎都会看到一种药物,药名的前两三个字会有差别,但最后两个字大多是“拉唑”,还有的同时会加一种叫做“甲氰咪胍”或者叫做“西咪替丁”的药物。这些药物在各个内外科、重症监护室、急诊科都是如此,只有在儿科和产科这些对用药比较谨慎的科室可能会少一些。是什么药物,能够得到各个专业医生的如此赏识,被认为适合或者必须给这么多的病人使用呢?

李长青|过度的营养针

静脉营养针泛滥的现象是国内医疗不规范的一个缩影,原因可能是道德、文化、经济、医疗保险等多方面的,但要规范起来,得从尊重医学科学、改变错误认识开始。

营养每个人每天都需要,正常情况下我们只能通过嘴巴来摄入营养。静脉输液技术的发明,以及各种提纯静脉注射用营养素出现之后,营养不经过嘴巴而直接注入血管成为可能,为很多无法进食、或者进食不能保证营养吸收的病人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生命保障。既然是营养,就有营养过度和营养不足的问题。但静脉营养和一般的进食营养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由医生来决定和控制的,所以是否合适也就取决于医生的决策了。

医院静脉营养的应用目前基本是按照大家的习惯来,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应用过度、应用不足、无效应用等。在很多病人身上,这三个问题同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