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下课吧

儿童听曹冲称象的故事不知始于何时,最新的上海市小学二年级《语文》收有曹冲称象的课文。故事的出处是陈寿《三国志》:

 

“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尝致大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网络上有台湾大学刘广定文章《曹冲称象的真实性》,提到陈寅恪先生认为曹冲称象的故事可能来源于佛经。清代学者梁章钜则认为当年孙权辖地并不产象,“孙权尝致大象”不能成立。

中国古籍中不乏臆测、附会的情节,后人又好纂改文字,致使笔墨官司不断。上述对曹冲称象的质疑当然引来反驳者,反正都没有铁证,看来谁也说服不了谁。

据说有专家实地考证曹冲称象地点在临漳县城西岗村一带。《临漳县志》载:“毛象坡,在县东北二十里,周围五里。古畜象于陂。《魏志》吴孙权致巨象于曹操,畜此陂中”。1800年来,华北平原,尤其是漳河平原(它介于黄河流域与海河流域间)经历无数战火兵燹、水患旱魔,毛象坡与曹冲称象地点之说能靠谱吗?

本文且不论曹冲称象故事的真假,只从教育的角度考察。曹冲称象故事为何被选作课文?最应该的目的是科学启蒙。一则教案称“短文意在称赞曹冲幼时过人的智慧。年龄不在大小,关键是遇事要善于观察,开动脑筋想办法,小孩也能办大事。”如果学生请老师具体说说,曹冲是怎么“善于观察”的,怎么“开动脑筋想办法”的?——我想不出来该怎么回答。

与之比较,德国小学生高斯的故事是:老师出题从1加到100,高斯发现1与100、2与99……之和都等于101,因而很快得出结果101*50=5050。且不论故事的真假,其教育意义很明确:未来的高斯确实是大数学家,高斯算法易为其他学生理解与接受,还可以推广到从10加到50,或者100以内所有奇数之和等等,到高中时大家又会发现这就是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曹冲称象故事如果没有科学启蒙作用,那恐怕只有“爱国”意义了。

若不论曹冲称象故事的真假,称象方法的可能背景有哪些呢?其一,有人说“曹冲利用浮力原理,以水浮法称大象,轻而易举解决了称量大象体重的难题,是浮体规律的一种自觉应用”。此说明显荒唐,1800年前中国有流体力学理论吗?还“自觉应用”!

其二,曹冲也许在水池(或水盆)中玩耍,发现在漂浮的碗中放入、取出东西时碗会下降、上升,但不大可能由此获得重量变化的定量结果,换作成年人作此实验亦大抵如此。

其三,船工的体验:无论装载何种货物,只要船舶吃水状态相同,则货物重量相等。此种知识极易由体验获得,为了计算运输费用船工也有弄明白的动机,因而不论始于何时都不会断绝。但曹冲不可能有此体验,曹操手下的官员除非出身于船工也不可能有此体验。

总之,若确有孙权赠象一事,则直接或间接给出称象方法的应该是船工,因为某种原因附会在曹冲身上。曹冲12岁即亡,不会发生有人采访曹冲或其后人,故事可以到此为止。

然而,给出了称象方法不一定就施行,不然怎么没有大象重量的记录呢?

不一定施行是因为成年人曹操可以想象得到施行的难度。大象属于非驯化动物,驱赶象走上摇晃的船并老老实实地待着绝非易事。若将象置入笼中实行吊装或滚装上船也绝非易事,兴师动众不说,搞不好就人仰象翻。

现代船舶在船首、中、尾部有永久的规范吃水线标志,用于航行时避免触底。根据设计资料还可以查出吃水线对应的船舶排水量,吃水线变化时对应的船舶排水量变化就是装载重量或卸载重量。

古代船舶当然没有这样的吃水线标志,称象方法要求“刻其水痕所至”,船浮在水面可能有纵倾、横倾,必须在船体多处刻水痕。如果载象的船比较大,则需另有小船载人去完成刻水痕。船舶的摇摆不定使得刻水痕也不容易,除非是当船舶在陆上修造时就刻上痕迹。

所谓“称物以载之”(许多教案直接说是用石头,恰好透露称象方法来自船工,对于船工来说石头最合适)却是大笨蛋了:石头还要搬上搬下,曹操的随从、围观者不就是现成的“砝码”,直接上船、下船,方便又快捷。

曹冲称象的真实性值得怀疑。以船工的体验(而不是出自少儿曹冲的智慧)为背景的称象方法虽然原理正确,却是不好施行,历史上实际施行了没有并不清楚,这样的故事当然不宜作为小学生的范文。

(本文刊于《新语丝月刊》2016年4月号)

~~~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