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议健

以现代医学的眼光看华佗

以现代医学的眼光看华佗,是有趣的事。

首先必须指出,历史学家以考据的方式研究华佗是很“无趣”的。比如大历史学家陈寅恪有篇著名的论文《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通过论证“华佗”二字古音与梵语“agada”的关系,华佗断肠破腹、为曹操治头风、口吐赤色虫等病案与佛经所载神医耆域传说的渊源等,得出结论说华佗或有其人,但其神奇医术绝大多数是从印度神话故事中抄袭而来。日本人松木明知却从“华佗”和波斯文XWadag谐音证明华佗“实为波斯人”。学者认起真来是很可爱的,他忘了世间多有巧合之事,英雄所见还略同呢,何况神医乎!文字读音就更不靠谱儿,都隔了一千多年了,你陈寅恪、松木明知就亲听过古人是这么读的?

读《医林改错》(修改版)

《医林改错》是中医史上最离经叛道的一本奇书,是划破亘古长夜的一道闪电,可惜转瞬即逝,并没有警醒沉睡中人。刘必荣序中谓《医林改错》“譬诸清夜钟鸣,当头棒喝,梦梦者皆为之唤醒焉。”并不是事实。中医的积重难返非一人之力所能回天,实证精神昙花一现,中医自王清任(1768-1831年)后,改错精神遂成绝响!

《医林改错》对人类医学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科学医学发端于解剖学和生理学,标志人物是维萨里(1514-1564)和威廉.哈维(1578-1657),标志作品是《人体的构造》和《心血运动论》。以解剖学而论,比王清任早三百年的文艺复兴时期,有一批大师,以真实观察和精确制图,细究了就肉眼所见的人体每一角落,彻底颠覆了盖伦医学传统,使大体解剖学几乎臻于完善。比王清任早一百年,病理解剖学创始人莫干尼(1682-1771)写出不朽巨著《论疾病之部位与原因的解剖学研究》,把解剖学和临床观察结合起来,揭示了希波克拉底早已预见但从未一窥的病理解剖学的奥秘,使医学回归本原。王清任穷一生精力写出的《医林改错》,不仅仍然错误百出,其所改之错也早已有正确得多也深刻得多的认识。

中国人怕生病想投机 张必清王林才有市场

随着人济山庄违建“别墅”主人曝光后,人们开始关注张必清和他的“奇经堂”,凤凰网连线科普作家、打假斗士方舟子,方舟子对张必清的点穴治病和奇经疗法提出诸多质疑。

方舟子称,针灸对于某一些疾病可能会有缓解疼痛的作用,但是“并没有说得那么神,并不是说什么病都能治疗。”在方舟子看来,张必清与王林一样,都是以一种行走江湖的方式,利用民众想要求医治病、想要保健的心理赚钱,“不同的地方在于王林敢吹自己有超能力,有特异功能,而张必清不敢这么吹。”

方舟子|“上帝”就在人脑中

人类历史上有很多宗教教派领袖开悟得道或突然得到神启的传说、故事: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坐了七天七夜,身心交瘁,然后突然悟得佛法;圣保罗在去大马士革谋杀一个基督教使徒的路上感到被来自天上的光笼罩,跌倒在地,听到耶稣对他说话,失明了三天之后,变成了基督教使徒;洪秀全25岁时第三次参加科举落第,大病一场,病中听到有人奉上天旨意命他到人间斩除妖魔;美国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创建者埃伦·怀特在9岁时脑部被人用石头击中,昏迷数周,醒来后看到了“天堂”……

方舟子、方玄昌与大家一起聊转基因食品

2013年7月14日广东卫视《郎经财眼》栏目主题为“警惕!转基因!”。此栏目播出后转基因食品引起热议。郎咸平为何在节目中声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让我感到很担忧”?转基因玉米是否真是肿瘤病症的元凶?转基因食品是否影响人体生长发育?腾讯微博微专栏“方舟子和他的网友们”第3期,方舟子、方玄昌与大家一起聊转基因食品。

全面驳斥郎咸平、石述思散布的转基因谣言与谎言

几年来郎咸平一直在散布关于转基因的谣言,妖魔化、阴谋化转基因食品。我在2010年曾经写过 《郎咸平用谣言“谋杀”转基因》揭露 他。在那篇文章的结尾,我下结论说:

“有人说,郎咸平之所以妖魔化转基因,是由于科学素养不 足,科学家的科普工作没有做好云云。但是一个诚实的人,即使没有科学素养,也不会使用强盗逻辑,更不会造谣。郎咸平用强盗逻辑和谣言对转基因的‘谋杀’, 清楚地表明了,这不是科学素养的问题,而是学术道德的问题,他的学术声誉就此破产。”

“君臣佐使”的神话

每隔一段时间,从国外、港台就会传来某种中药被发现有毒性而下架的丑闻。国内中医药界对此的应对 一概是归咎于外国人不会辨证用药。中药最大的丑闻是自1993年起国外发现含马兜铃酸的中药会对肾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最终导致肾衰竭,世界各国以及港台 陆续禁用马兜铃科植物入药。当时中国药监也是以外国人不会辨证使用中药为由,未采取任何行动。直到2003年,新华社记者朱玉曝出同仁堂出的龙胆泻肝丸导 致肾功能衰竭,病例约达10万例,其罪魁祸首是其中含马兜铃酸的成分关木通。国人才恍然大悟,原来中药对人体的毒害是没有国界,不分种族的。迫于舆论,国 家药监才取消了关木通的用药标准,后来又取消了另两种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青木香的用药标准。

低温生物学终极梦想——暂停生命

当太阳的直射点逐渐移往南半球时,冬天的足步就开始向我们走来,生活在地球最寒冷区域之一的北极熊也即将展开它漫长的冬眠。动物在冬眠的时候,体内的物质代谢过程减缓,几乎不需要补充外界的食物,就可安然度过漫长寒冷的冬季。这些观察很自然的激发了科幻小说作家的想象,当宇宙冒险的题材为读者所追捧的时候,冬眠机几乎是所有宇宙飞船上的标准配置。1968年,库布里克导演的几乎没有台词的著名影片《2001太空奥德赛》中就有它们的身影。抛开科幻题材不论,低温甚至超低温下的世界一直吸引着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的极大兴趣。许多物质在低温、超低温下会发生一些非常有趣奇妙的变化,比如透明的空气在零下190℃下会变成浅蓝色的液体,液态氦变成超流体,而许多金属和化合物的电阻则会完全消失转变成超导体。2001早已经过去了,目前载人飞船最远只到过月球。而人体冷冻复苏技术依然如数十年前一样属于科幻题材,究竟是什么在阻碍着这一梦想成为现实?

生命世界中的暗物质

是谁在暗夜中掌控着我们的命运,又是谁在生命的世代中延绵不绝?2000年,美国总统布什和英国首相布莱尔联合宣布人类基因组工程草图绘制结束,持续近50年的核酸研究华丽登场,而当双链DNA的螺旋出现在悉尼奥运会上的时候,DNA就此成为人类文化的新图腾。DNA坐镇中央发号施令,蛋白质则是封疆大吏巡狩四方,而RNA似乎只是秘书和杂役,这大概就是许多人心中对我们细胞中这三类大分子在生命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典型想象。的确,夹在DNA和蛋白质之间的RNA,位置十分尴尬,在DNA耀眼的光环下,它只是不折不扣的配角。任何一个了解中心法则的人都知道,RNA是基因的副本(这或许是因为珍贵的 DNA需要精心保护);是搬运氨基酸的苦工,以及组装翻译蛋白质工厂的原料。然而,就像我们生存其中的宇宙的命运主要依赖于暗物质一样,今天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生命世界的真正主角很可能曾经是,现在也依然是RNA。以至于激进派甚至宣称,中心法则在真核生物中已经被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