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板蓝根的五个事实

1. 此板蓝根非彼板蓝根

现代中医所指的板蓝根据说来自中国古代医籍,但古人记载的板蓝根有两种:北板蓝根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而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和茎。古人一直没有分清菘蓝与马蓝这两种植物,古今中医界也始终将二者混为一谈。直到1995年的药典才第一次将二者区分开来。

菘蓝与马蓝这两种植物不同科,其化学成分及含量相差甚远,中医所谓的功能主治也必然是大不相同的。但是在上千年的应用中,这两种植物被视为同一种,都用来“解毒”和“凉血”,可见古人的经验是多么的不足为凭。

2. 此毒非彼毒

古代中医认为,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清热解毒”的中药被中医用来治疗各种病毒性疾病,似乎“解毒”就是用来解决病毒的,其实不过是望文生义。

中医所谓的“毒”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邪气”,至于邪气是什么,中医则始终没有明确的定义。大约所有对人体有害的因素都可以称为“邪”或“毒”, 如热毒、湿毒、疫毒等。其二是药物的作用强弱,如中药的大毒、中毒、小毒等。而现代医学里的病毒指的是一类致病微生物,与中医的“毒”完全不是一回事。

此外,历代中医典籍中从未有过禽流感之类传染病的病例统计和防治记录,中医甚至从未观察到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染现象,怎么可能掌握防治的方法?何况禽流感病毒有那么多亚型,甚至遗传物质随时都在变异,岂能仅因共有一个“毒”字就生拉硬拽到一起?而且,中医认为板蓝根性寒味苦,归心、胃经,这跟病毒性感染毫无关联。

3. 此疗效非彼疗效

在“文革”期间大搞中草药的群众运动,板蓝根开始被制成颗粒剂、片剂、针剂,用于治疗流感、流脑、乙脑、肺炎、丹毒、热毒发斑、咽肿、腮腺炎、疮疹等。板蓝根在缺医少药的年代成为应用广泛的安慰剂,但几十年来,从未在单独使用的条件下显示过疗效。板蓝根随后又被赋予了抗菌、抗病毒、抗内毒素、增强免疫力、抗癌等功效,但都无一例外地没有真实的科学依据。

板蓝根号称能治疗的疾病,大多是能自愈的自限性疾病,并无确切的药理研究和严密的临床试验证明板蓝根对哪一种病毒性、细菌性疾病有疗效。虽然有一些简陋的体外实验表明板蓝根能够抑制许多种病毒、病菌的活性,但是这种实验不足为凭,因为病毒、病菌在体外并不难被灭活,用类似的实验可以证明几乎所有中药都能抗病毒、抗菌。

4. 商业炒作而非科学结论

2003年的“非典”流行让中国医疗界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事实证明,最终终结这场可怕传染病的措施都来自于国际主流医学界公认的科学方法;中国医疗界并未展示出突出的成就,连病原体的确定都出现过错误。然而,中医界却在当时的严峻形势下编造板蓝根可以抗萨斯病毒或预防病毒性感染的谣言,从而引发民众竞相抢购、囤积板蓝根,给社会稳定和正常的防治工作造成了很大干扰。“非典”之后更是横空冒出了中药治疗“萨斯”很有效的谎言,并流传至今。板蓝根在一次次虚假宣传中风光无限, 凭空生出暴利,可谓一大奇观。

《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1月21日报道:“白云山板蓝根内多个有效成分具有多靶点抗病毒作用,不但对病毒、细菌有抑杀作用,对人体免疫也有调节和保护作用。”对板蓝根的炒作达到了“学术”高度。但用科学方法分析可以得知,板蓝根主要含生物碱类、有机酸类、木脂素类、蒽醌类、芥子苷类、含硫类、氨基酸类等化合物,这些成分在很多植物中都存在,也没有什么神奇和特别之处。如果板蓝根真的具有如此广泛而神奇的功效,中国人真不知道该怎样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但是“钟南山们”始终没有严谨规范的学术论文,只是不断地通过大众媒体发布所谓的研究成果,这不仅违反了基本的学术规范,更像是一个商业炒作的闹剧。

自从发现H7N9禽流感,有人又把板蓝根炒作起来,有些地方再次出现了板蓝根被抢购一空的荒唐现象。中医和“钟南山们”是否该解释一下:流感病毒是不断变异的,即便是预防最有效的疫苗也会因为病毒的变异而失去作用,板蓝根凭什么以不变应万变?这个骗局还要持续多久?

5. 有毒而非无毒

部分民众受不良信息误导,总认为板蓝根即使无效,至少也无害。但实际上板蓝根的不良反应报道并不少见,目前已经知道的有:皮疹、眼结膜充血、过敏性休克、肾损害、上消化道出血、多发性肉芽肿等,长期或大量服用可能会导致蓄积中毒。

此外,市场上的板蓝根二氧化硫超标已经不是新闻。硫黄熏蒸是一些中药材产地粗加工的习用方法,目的在于防霉、防腐和干燥等。但超量使用二氧化硫则容易产生过敏,可能会引发呼吸困难、腹泻、呕吐等症状,对脑及其他身体组织也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本文整理自方舟子、龙哥文章以及国家药监局网站内容。

~~~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