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中毒不是夸张

很多酒桌上流传着这样的轶事,主角不同,但结局大致一样:A不肯喝酒,只喝水,于是B激将A说“我喝一杯啤酒,你就喝一杯水”。结果B没什么事,A喝吐了。

A的情况很可能是水中毒。类似的事件国外也有报道:2009年,美国少妇珍妮弗・斯特兰奇参加任天堂的喝水大赛,虽然赢了冠军,但第二天尸体横呈,被证实死于水中毒。

水中毒是一个清晰的现代医学概念。

水中毒的原因就是水摄入过多、过快。一般的饮水是不大可能导致水中毒的,因为人体有良好的调节机制,这个调节主要靠肾脏。喝水多就会多排出水分,喝水少就少排一些。

肾脏除了调节水平衡以外,更重要的是调节体内电解质(主要是钠离子)的平衡。人体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有一个正常范围,在135~145毫摩尔/升,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都会导致身体器官功能出现障碍,严重的甚至能够致死。肾脏通过调节尿钠浓度来平衡血钠浓度。当血钠浓度偏低时,肾脏就来稀释钠,尿中的钠浓度就低一些,以便体内保留更多的钠离子;如果血钠浓度偏高,肾脏就来浓缩钠,尿中的钠浓度就高一些,以便排出更多的钠离子。

肾脏怎么能够感受到体内水的多少和钠离子浓度的高低,并作出相应调节呢?它靠的是一些对体内压力和血钠浓度变化敏感的感受器,这些感受器分布在动脉、心房和肾脏上。其调节行动则是靠一系列激素,这些激素有些是利尿的,有些是抗利尿的,有些是促进钠排出的,有些是让钠潴留的。

肾脏的调节虽然精巧,但那是针对正常喝水设计的,上限是每小时800~1000毫升水。老年人、幼儿和有病的人,这个上限还要低一些。过量、过快饮水如果超过了肾脏调节能力,直接结果就是血液钠浓度的降低。

钠浓度是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的主要驱动力。血钠浓度太高,细胞里的水分就减少,导致细胞皱缩;血钠浓度太低,水分就会大量进入细胞,导致细胞水肿。如果是皮肤和肌肉细胞水肿,不过是显得肿胀或影响行动;但如果是脑细胞和肺泡水肿,则会出现致命的脑水肿和肺水肿。有的病人脑水肿严重到颅腔里难以容纳,迫使脑组织偏移,甚至通过枕骨大孔挤出。这在医学上叫做脑疝,脑疝一旦出现几乎无人能够存活。

回到开头的那些“轶事”,有人也许会问,为什么喝酒的人没有发生水中毒?因为酒精有一定的利尿作用:酒精在肝脏代谢要消耗很多水,酒精经肾脏排泄也要带走很多水。当然,这并不是说饮酒就比喝水安全,相反,过量饮酒对人体也有各种风险。在例子中,喝水的A输给喝酒的B只是特例,大多发生在酒量相差很大的人之间。假如让喝水的A去喝酒,那危险就更大了。

水中毒大多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正常饮水的人不必担心。经常做重体力劳动、进行体育训练和有精神疾病的人是高危人群,需要警惕。服用摇头丸的人如果在嗑药之后狂饮,要尽快制止并送医,有不少水中毒的案例就发生在服用摇头丸之后。

此外,还要注意不要给6个月以内的婴儿喂水,这一点一定要成为育婴的常识。因为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意见,六个月以内母乳喂养的婴儿无需喂水,母乳中的水分就足够了。同样的道理,奶粉喂养也不要太稀。

李长青,猫头鹰作者,内科学(消化系病)博士,现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编辑:孙滔;审校:夏健

~~~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