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个孩子,当爹的有哪些体验?

只要生一次孩子,你就更能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从医护人员到医院,从产妇到家属,莫不如此。

准确地说,这篇文章讨论的是生孩子期间丈夫的体验。作为两个孩子的爹,我对这个话题应该有一定发言权。

生孩子花钱很多吗?

这或许是许多人关心的第一个问题。两个孩子都是在北京郊区的一家二甲医院出生的。2011年生老大,花费1606.50元(走医保,自费数目记不得了);2016年生老二,花费1635.67元(走生育险,自费476.41元)。两个孩子都是顺产。

下面是2016年这次生孩子住院3天的费用明细。

有些费用低得出奇,比如母婴同室床位费每天30元,二级医院住院床位费加收2元。我们住了3天,共收费96元。

产妇接受二级护理,费用为每天5元;二级医院护理费每天加收1元。3天共计18元。

诊疗费180元。

药费78.5元,均为西药。大夫开了中药复方益母胶囊,我们拒绝了。

化验费(全血细胞分析)20元,检查费156元。

治疗费79元,手术费253元(其中接生费173元)。

麻醉费75元,检查、治疗和手术中使用的一次性材料费203.77元。

婴儿费用总额473.41元。其中包括补充钙和维生素的药。

剩下有一个其他费用3元,是陪住费,也就是说1天1元。不过,1天1元的陪住费,陪护人员只能日夜干坐着,或者自带单人床睡过道。幸好我带了一张户外用的防潮垫,直接在床脚打地铺,睡得还不错。

床位费虽然低,但是3人间(3个产妇住一间)加上陪护、婴儿,每天至少有9个人挤在一间病房里。如果再加上前来探视的亲友以及月嫂,一间小小的病房在白日里无时不是熙熙攘攘,快赶上高峰期的公交车了,连转身都困难。不是我们不想要单间,没有。

一个不便细说的尴尬是,产妇很难有隐私空间。产妇每天都要检查和冲洗,这些都免不得在其他男人来去之间进行,靠近门口的产妇就更是无比尴尬了。

月嫂很重要吗?

孩子生下来第一天,母亲还没有母乳,这个时候看到邻床产妇雇的月嫂在熟练地冲奶粉,孩子在满足吃着,月嫂大姐还时不时来我们这边宣教怎么冲奶粉,用多少温度的水。我一度觉得有个月嫂是挺省心的,但第二天母乳就下来了。靠门口的产妇不知是月嫂太勤快,还是因为生产不够顺利导致母乳不足,或是小两口太年轻不会喂奶,到我们出院他们仍然在喂奶粉,宝宝以后的母乳喂养令人担心。


月嫂的培训手册

这里的月嫂每天费用是350元,24小时陪护,主要负责婴儿吃喝拉撒和产妇的擦洗等。我还看过一眼她们的培训笔记,上面有“顺产陪护流程”、“新生儿洗澡用品”等内容。所有月嫂身着工作服,很职业的样子。当然,她们拿到手的不会有350元,她们还隶属于劳务公司。

有医闹吗?

没看到。如今医院的很多楼前都醒目地张贴着卫生部、公安部今年联合发出的《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

唯一大声喧哗的,往往是有亲友在非探视时间来探视,病房通道有工作人员把守不让进,于是有了争执。

医院的警惕意识也提高了很多。生产前,让我签了责任知情书,大意是宣教一些住院安全知识,了解一些跌倒风险。此外,宝宝刚推到病房的时候,医护人员明确告知:这是你家的宝宝,男孩,几斤几两。并再三叮嘱:除了负责护士外,宝宝一定不能离开母亲或陪护家属。

产妇吃什么?

丈母娘的指导思想是,产妇需要一日三餐暴食小米粥和煮鸡蛋。还好,这次生老二她还给买了馒头、花卷、蛋炒西红柿等等。产房里污浊、乱糟糟的环境让人没什么食欲,所以无论饭菜好吃与否,都差不多了。

邻床比较讲究。婆婆每天除了买小米粥和鸡蛋,就一直在给儿媳妇砸核桃,然后产妇端着一碗核桃仁大吃特吃,这自然是信奉的他们某个祖宗的养生理论。

胎盘怎么办?

我们在产前检查的时候,产科诊室门口就摆放了胎盘加工的广告,说是高温消毒、杀菌烘干,制作成胶囊。胶囊制作需要在市区进行,每个胎盘收费400元。


产科门口放置的胎盘加工推广材料

当年生老大的时候,有人提议把胎盘拿来包饺子吃,我们自然不从;这次丈母娘说先放冰箱,改天埋掉。我自然不会把这脏兮兮的东西搁在冰箱,在阳台放置两天后才想起让老丈人处理掉。其他人则不然。靠近门口的产妇听取了蛊惑去加工胎盘;中间床位的产妇一直在犹豫,没有确定是加工还是不加工。

当爹高兴吗?

那还用说。不过最兴奋的时候,是在产房前的徘徊中,是听见啼哭的时候,尽管是第二次当爹。

等到在病房见到宝宝时,顾不上高兴,只顾着处理吃喝拉撒了。加上半夜生产,一夜无眠,第二天还要回家处理一些工作、购置一些用品。

我的骄傲很快就被打击了。中间床位的爹居然是90后,也是二当爹了。人家的一儿一女居然还是同一天生日。

最艰难的挑战是哪个?

坐月子。其实我想说的挑战是丈母娘——就算你有万千科学理论,也难与丈母娘争高低。

出院时一出病房,丈母娘赶快给媳妇穿上厚厚外套,带上帽子。回家路上,丈母娘要求车窗紧闭,大人孩子热得满头出汗。

回到家更是从一个地狱到另一个地狱。全中国坐月子都只有指导思想,每个丈母娘有各自的实施细则。当年生老大的时候,丈母娘还上着班,一家三口基本算是逃过一劫。如今,退休后的丈母娘有的是时间和精力。每天小米粥,做菜不许放盐,关门、闭窗;产妇要卧床闭目,坚决不能做饭打扫……连一向不愿忤逆妈妈的女儿也忍无可忍了(至于怎么跟丈母娘斗争,这里不表)。

还有很多其他问题。

比如医院建档。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建档在大城市都有可能成难题,甚至要找黄牛党才行。幸好我们没碰到这难题。

生孩子一定要在三甲医院或妇产专科医院吗?当然不必,只要孕妇不是高危就没什么顾虑的。高危孕妇还可以转诊嘛。

医护人员提无理要求怎么办?比如产房里的医护人员让我半夜去买红糖,说是产妇需要补充能量,可不敢得罪她们,只能听从。

结语

当爹自然是一件美事,但在中国经历生产却不是美事,各种乱七八糟、不方便,以及劳累——即便你想要花钱买更好的服务,也不一定能买到。

更想说的一句话是,某些腐朽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从医护人员到医院,从产妇到家属,莫不如此。(题图为老大不到2岁时)

作者简介:孙滔,《科学猫头鹰》主编,基因农业网编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历任《科学新闻》、《财经》科技报道记者。

《科学猫头鹰》独家作品,转载请联系后台 

~~~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