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因 | 营养和食品科学领域为何是商业利益和骗子泛滥的重灾区?

最近,Kearns, Schmidt 和Glantz三位博士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发表了一篇特别报道,揭示了以前不为人知的一个行业内部计划,美国糖业曾操纵了高糖饮食健康风险研究。
Kearns三人通过查询制糖业的内部文件和历史记录,理清了这个内部计划的时间脉络,并展示了证据。

 

他们发现,从上世纪50年代起,美国制糖业就对有关糖对健康负面影响的研究高度敏感。到了60年代初,糖增加冠心病风险的证据开始显现的时候,制糖业决定密切监视这方面的研究,而且策划了一系列行动来影响科学界和普通民众。这些行动包括邀请当时的哈佛大学医学院营养学系系主任、著名营养学教授Fredrick Stare博士加盟糖研究基金会任其科学顾问,并拨款60万美元(相当于2016年的530万美元)来“教育那些从来没学过生物化学的美国人”,告诉他们糖“是生命必须的食物,让你有能量应对每天的挑战”。

这一系列行动的高潮是Fredrick Stare教授和系里的两位同事执笔,在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医学期刊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分两期连载了一篇结论性综述:《膳食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动脉粥样硬化疾病》(Dietary Fats, Carbohydrates and Atherosclerotic Vascular Disease) 。

综述刻意对添加糖增高患冠心病风险的事实轻描淡写,却着重把同列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饱和脂肪与胆固醇当做罪魁祸首推出,甚至下结论说:“毫无疑问,如果要以饮食来预防冠心病,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减少食物中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用多不饱和脂肪酸取而代之”。

从附图中可以看到,三位哈佛营养学教授在文章里列出了资助此项研究的多家机构包括美国国立卫生院,却恰恰“忘记”列出另一个重要的资助者——美国制糖业的糖研究基金会。据Kearns等人的JAMA特别报告披露,这项研究当年列为这个基金会的第226号项目。

对此,纽约大学食品和营养学系的Nestle博士评论说,业界资助的营养学研究,和由烟草业、化学和制药业资助的类似研究一样,都难免会得出对赞助商有利的结果;但是相比之下,人们对食品制造业如何左右研究知之甚少。
笔者认为,相对其他科学领域来说,营养学和食品科学更容易受业界利益所左右。原因虽然有多种,但主要的不外乎三方面:庞大的需求、巨大的利益和失控的监管。

首先,民以食为天。农产品生产的现代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食品选择,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食品,消费者常常感到无从下手而迫切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

其次,由于市场需求持续而庞大,加之其研发简单而廉价(相对于高技术高成本的制药业之类),食品工业不仅吸引了大量资本来插一脚,而且各路资本用尽浑身解数从中争夺利益,难免有些手段会游走在法律法规边缘的灰色区域,甚至干脆就违法违规。

第三,其他工业的类似情况尚有相应机构和健全的法律法规来严格规范监管,比如制药业的紧箍咒FDA及其标准。但在食品的研发生产过程中,类似的机制或者不存在,或者被政治势力的角力缚住了手脚。在监管制药业中叱咤风云杀招频出令行禁止的FDA,在食品和食品补充剂(所谓的营养品藏身的大本营)方面倒成了被念了紧箍咒的孙大圣,一身本事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各方妖孽为所欲为。

中国的情况自然更糟糕。 渗透国人骨髓的中医文化、养生传统和非科学思维方式,极度地放大了前两个因素。

国人毫无必要地追捧并践行进补和食疗,放大了原本就庞大的食品和营养品需求;而通过以中医文化为蓝本的上达天听下至地藏的忽悠术,无数的廉价材料几乎无成本地包装成了形形色色高档、必备的食品营养品,其中的暴利更是西方制药业、食品业做梦也不敢想的。至于食品和营养品的监管,由于有关方面的立法思想和政策条文不以科学为根据,不仅法律没有赋予中国监管者足够的监管权力,连现有的监管法规本身也充斥着非科学元素,比如可笑的“食健字”类别食品保健品。

由此带来的结果不仅是中国食品营养品市场的极度混乱无序,还充斥着一众私下被商业利益钳制(收买)却各种光环加身的专家在指点茫然的大众。食品科学专家、营养学家、营养师等等专家的门槛本来就低,再加上利益左右,于是中国的食品和营养科学界成了商业利益和骗子泛滥的重灾区。

相关文献:http://archinte.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2548255

赛虎,猫头鹰作者,博士,美国医学院助理教授,美国国立卫生院 National Institute of Arthritis and Musculoskeletal and Skin Diseases 资助项目PI,专长于人体运动和神经肌肉控制的研究与教学

 

~~~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