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随感,你的依恋是哪一种?

“那爱情究竟是什么,让我一片模糊在心头….”____ 王杰

古往今来,关于爱情从来不缺乏话题,人生不如意事十居八九,爱情上的不如意,多半就在其中。古人曾说,纵使举案齐眉,终究意难平,更不要说,许多人离举案齐眉都还遥不可及。痴男怨女,从来都不缺,甚至是主流。所以,肥皂剧一问世,就能经久不衰。无论你认为那些肥皂剧多么地幼稚白痴,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很难想象这些东西会从人类文化中消失。

爱情是如此的重要和神秘,它既是天堂也是地狱,究竟是我们错了还是对方错了,是一个永恒的问题。还好,科学家们早已注意到关于爱情的混乱体验,当然,他她们没法不注意到这一点。抛开从物质角度(比如激素啊、脑区啊等)对爱情生物学基础的研究,心理学家们则从另外一个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层面,试图拯救自己的迷惑。

上世纪80年代,Cindy Hazan和Philip Shaver,大胆类比,将婴儿与成年人(通常是父母)的关系研究中的依恋理论,大幅度跨越到成人的恋爱关系中。他们两看来已经认定了,找个男/女朋友,实质上就是找个“新父/母”的民间传说。 

 出乎意料地,其他心理学家发现,依恋理论似乎真的有用(没有相偎相依,还谈什么恋爱?),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直白的问卷,他们在统计学上实现了某种预言——为何你的爱情那么悲催!看来,错误似乎真的在我们自己身上呢?那么我们有必要去测试一下那些简单的问题吗?

事实上,心理学家们用的语言是如此直白,简直比星座的绕圈子绕口令还要简单。你只需知道他们将依恋分成几类,也就大致确定了自己是哪一种。

1、安全型依恋:这名字看着就靠谱,很可能你想象中的理想伴侣就是这一种。他/她具有某种禅宗大师的气质,执中庸之道而行,天生擅长找到亲密和独处的平衡点,从来不问你爱我哪一点,这样的白痴问题。好吧,再说下去,就要跳出三界外了。据说,人群中有多达25%的人是这一种类型。不过,通常都有主了,期待他她们与恋人感情破裂,让其他人等有可乘之机,难度较大。

2、回避型依恋:好吧,这名字就自相矛盾,happy ending的可能性极低。可细分为轻视型和恐惧型。轻视型,就是传说中的独身主义者,他们看待感情破裂的方式,相当潇洒,自我感觉十分良好,处于随时准备被甩和甩人的薛定谔猫的量子叠加态中。他她们拥有看破红尘,成为伪大师的天赋。对某些人具有特别的杀伤能力,如果长相不是太对不起观众,他她们可以说具有特别的吸引力。至于,恐惧型嘛,就是常常追问对方,你到底爱我哪一点的白痴,他她们力图证明自己不值得爱,所以赶紧分手吧,这是拯救他她们的唯一办法。

3、 焦虑矛盾型:你中枪了吗?看到这个名字。他她们和恐惧回避型,似乎类似,但恰恰相反。他她们会不断地要求对方证明自己的爱,似乎他她们非常值得一爱般,一旦不遂,就会大光其火。所谓病态的依恋,就是指的这种类型。

依恋的类型可以改变吗?目前的研究证据显示,这非常困难,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这么一回事。但无论我们自己是哪一型,只要尚存对爱情的美好想象,那就努力去寻找安全型的吧,折磨死她他,呵呵。

(本文转载自健康中国人网)

~~~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