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究竟会不会致癌

槟榔(拉丁种名Areca catechu)是单子叶植物棕榈科的一个物种,俗称槟榔子、大腹子、宾门、橄榄子、青仔等。槟榔果实为长圆形或卵球形,长3-5厘米,成熟后为橙黄色。槟榔在亚洲热带地区有广泛栽培,我国主要集中在云南、海南及台湾地区。

槟榔果实含有多种成分,以槟榔碱等生物碱类为特有成分,槟榔碱具有拟胆碱作用,嚼食槟榔能产生愉悦感和欣快感,槟榔碱会使人产生依赖性。槟榔是传统的中药材,被誉为四大南药之首。另一方面,槟榔作为日常嗜好品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并且成为一种文化习俗。苏轼在其作品《食槟榔》中描述道,“中虚畏泄气,始嚼或半吐。吸津得微甘,著齿随亦苦。”在某些地区,槟榔还是婚礼习俗的重要载体。古人云:“槟字从宾,榔字从郎,言女宾于郎之义也。”以槟榔的谐音寓意夫妻恩爱、婚姻美满。此外,槟榔文化也扩展到日常的社交活动中。

 

2003年8月新华社曾报道,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中心在一次国际专家会议后发出警告称,咀嚼槟榔会致癌。警告指出,早在1985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就已经证实,把烟草和槟榔叶、果混在一起咀嚼会导致口腔癌、咽癌及食道癌,而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咀嚼不加入烟草的槟榔也同样会导致口腔癌等癌症发生。经常嚼槟榔会造成口腔粘膜下纤维化,这是导致口腔癌病变的主因。

最近央视在关于槟榔的节目中采访了一位曾经参加过这次会议的中国专家,该专家称嚼槟榔本身问题不大,如果和烟草一起嚼才会致癌。并强调这个结论是会议的定论,该专家还称槟榔致癌的病例现在还没有发现。与世界卫生组织迥异的说法令人十分不解,真相究竟如何让公众无所适从。但央视并未直接引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官方意见,也没有采访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

2004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正式发布了关于槟榔致癌的专题报告。报告显示,60%的口腔癌可能源于嚼槟榔,并把我国台湾和印度并列为因好吃槟榔引发口腔癌的流行地区。在印度部分地区,口腔癌已经成为最常见的癌症,而这些地区居民大都有咀嚼槟榔或槟榔子的习俗。另有研究表明,欧美国家的亚洲移民发生口腔癌的比例大大高于当地居民。此外,实验还表明槟榔能诱发肝癌等其他部位的癌症。基于多方面的依据,世界卫生组织认定槟榔为一级致癌物。

很多研究表明,槟榔提取物可致基因损伤、致突变和致癌。已有实验表明,槟榔碱可抑制细胞增殖、阻断细胞周期、诱导细胞的凋亡。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与咀嚼槟榔习惯关系密切。OSF是一种慢性口腔黏膜疾病,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并可能恶变为口腔癌。

目前主流医学界认为,咀嚼槟榔与口腔癌之间的关系是确定的。多项研究表明, 咀嚼槟榔者比不咀嚼槟榔者患口腔黏膜病变的概率要高得多,而口腔黏膜病变已被确定为口腔癌的前期病变。口腔癌前病变有三种,即口腔白斑、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口腔扁平苔藓。这三种均可能恶变为口腔癌。

然而,槟榔产业已经成为某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的重要构成。中国是槟榔的主产地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已具有相当规模。台湾的槟榔产值仅次于稻米而成为第二大宗的农产品;海南的槟榔产业仅次于橡胶而居第二位。槟榔主要是以咀嚼嗜好品的形式消费,位于尼古丁、乙醇和咖啡因之后成为世界第四大嗜好品。

近些年来,槟榔加工已经由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生产转变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槟榔产品类型日益丰富,产量也达到了历史最高。随着将槟榔作为咀嚼奢好品的人群不断扩大,槟榔的种植面积也在逐年递增。但随之而来的相关疾病的发病率非常值得关注,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可能提前预判并采取措施,避免由此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

加拿大政府依据新的科学依据禁止销售槟榔产品,即便是槟榔消费第一大国印度,也要求槟榔产品必须有警示标识。咀嚼槟榔在我国有蔓延扩大的趋势,槟榔的销售已经迅速超出了传统的湖南、海南和台湾三省范围。然而,大部分民众对槟榔的致癌性还没有充分的认识,更有些地方政府出于经济利益刻意掩盖了槟榔的危害。

政府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世界卫生组织的警告,明确警示民众注意槟榔的危害,并对槟榔产品做出符合科学标准的限制。任何行业的利益都不应该凌驾于民众的健康之上,有关部门应加强咀嚼槟榔危害的健康教育,针对咀嚼槟榔的人群建立疾病预警系统,定期检查口腔健康情况。在种植方面,政府要做的不是帮助农民推销槟榔,而是引导农民进行产业调整。

 

 

~~~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