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回答的问题

与多数人不承认自己有精神心理疾病不同,大多数人都很坦诚自己消化道有病。尽管两者在人群中的几率可能不相上下,有些还是重叠的。不管我在什么地方遇上什么人,只要知道我是消化内科医生,十个人里面有七八个会立刻想到自己有胃肠道的毛病来咨询我。有些在咨询我之前已经给自己做出了诊断,比如”我有胃炎,该怎么调养?”或者”我有慢性肠炎,这个病能去根吗?”

很可惜,对这十个人里面的七八个问题,我大都无法回答。我的学识有限是肯定的,但这不是我无法回答的主要原因,因为即便国内外的大牌专家,恐怕也很难立即给出让人满意的回答。最关键的原因,是提问者和包括我在内的专业人士对所谓消化道疾病的认识存在很大的鸿沟。最起码的,对疾病的定义都不一样。

 

难道不统一定义就无法给出满意的回答吗?答案应该是确定的。央视名嘴张泉灵上大学时问一位学物理的同学,请他解释一下相对论。对方先请解释一下怎么煎鸡蛋,张回答:“平底锅倒油、加热、把鸡蛋磕进去,等蛋白凝固,翻面。”对方反问:“如果我不懂什么叫平底锅,什么叫油,什么叫蛋白,你怎么描述煎鸡蛋?”

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发展导致了一个令人沮丧的现实:非专业人士无法通过悟性、阅历明白专业知识。而对一个领域不明白,就无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上面所说的胃炎、肠炎,几乎很少是我们所了解和研究的胃炎和肠炎。这样的问题,就如同政府文件中提出“用高科技发展经济”一样空洞。

如果要回答这样的问题,第一步就是进行专业性的转化,将外行的问题转变成一个医学问题。如果可以转化,那么就能够立即进行回答,如果难以转化,那么就需要收集更多的信息,直到能够转化成一个医学问题为止。医生能够回答的是医学问题,而不是所有关于身体不适的问题。

什么问题才是医学问题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很复杂,也可以很简单。简单来说,能够用医学教科书、临床经验或者文献回答的问题就是医学问题。

就以上面中的一个问题为例:“我有慢性肠炎,这个病能去根吗?”这个问题大概是最常见的。这个问题无法立即转化成一个医学问题。因为目前的教科书上,慢性肠炎是一个不存在的疾病。医生面对一个教科书上不存在的疾病就无法给出任何治疗。按照前面所说,这个问题在这个阶段无法转变成医学问题,需要更多的信息,来将其转化为一个医学问题。自然的,我们要知道,人家提出的所谓慢性肠炎应该是什么。

当我们进一步收集信息的时候,发现这个问题远比提问者想象的复杂。在我的印象中,可能向我提出这个问题的病人一闪而过的就有好几种: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菌痢、结肠癌、糖尿病、痔疮等等。有些病人只需要再多一点点信息就可以明确,有些则需要让病人去医院做几项检查才能确定。

所有上面那些疾病,在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病人身上,可能感觉是一样的,都会时不时感觉腹胀、排便和以前不一样,包括大便次数和形状等等。一闪而过的感觉就是自己得了慢性肠炎。

你也许会觉得不耐烦了,因为大多数人咨询医生只想得到最简单最实用的回答,我啰里啰唆的说这么些有什么用呢?很快你就能明白。如我一开始说的,这本书的目的是要向大家讲一种消化科医生司空见惯,多数人却一无所知的疾病。为什么说我们司空见惯,当然是因为它最多见。还以上面那个问题为例,有一种可能我没有举出,但最可能的却是它。它的正式教科书名称是“肠易激综合征”,它还有个姐妹叫做“功能性消化不良”。这两姐妹属于一个大家族。家族里人丁兴旺,但其他兄弟姐妹没有这两位出名。这个家族叫做“功能性胃肠病”。

如前所述,想要知道怎么处理自己的病,首先要明确自己究竟是什么病。这个病的概念要以医生的理解为准,否则医生无法给出有价值的回答。这本书只回答关于功能性胃肠病的问题,所以下一节我将介绍什么是功能性胃肠病,还有怎样判断自己是不是功能性胃肠病。

李长青,猫头鹰作者,内科学(消化系病)博士,现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转载自健康中国人网)

~~~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