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青|放假喝酒提防心脏病

文|李长青

节假日医生也不能放假,这是约定俗成的。不过也分什么专业的医生,心脏科医生就是属于比较命苦的。心脏科医生和护士不仅放不了假,而且假日反而是最忙活的时候,原因自然是放假大家喜欢大吃大喝,容易诱发心脏病。

也许有人会说大吃大喝引发的心脏病大多属于心脏本身就有疾病的,健康人多吃多喝除了长点肉,还不用担心心脏病。且不说很多人第一次心脏病发作之前还不清楚自己到底有没有心脏病,就算是心脏没毛病的健康人,假期喝酒也容易出现心脏问题。这种情况还有个专门的名字,叫做“假期心脏综合征”。

假期心脏综合征最早在1978年由美国新泽西心脏科医生飞利浦·艾丁格提出,他和同事在一篇文章总结了24个病人的32次心脏病住院。这些人之前都没有过心脏病,经过检查也没有发现心脏病的证据,总结起来有两个共同特征:第一、都是喝酒后发作,喝的还不少;第二、住院的时间,大部分是在周日到周二,或者节假日的时候。

所以假期心脏综合征的核心是酒精对心脏的影响。酒精对心脏的长期影响是确定的,慢性酒精毒性会导致不可逆的酒精性心肌病,产生心衰和心律失常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可以影响寿命。酒精的短期影响其实也很显著,最常见的是窦性心动过速,其次是心房颤动。原因可能和酒精代谢产物影响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有关,后来的研究发现酒精还可以直接影响心脏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和内部信号转导。

大部分酒后的心律失常待酒精代谢干净就会减轻,比如窦性心动过速。不过一般不把窦性心动过速当成疾病,因为这种心律失常一般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相比来说,房颤就有一定的健康隐患。所谓房颤,就是心脏跳动完全失去了规律性,快慢不等,强弱不等,明显到从脉搏上就可以摸出来。当心脏跳动如此不规律的时候,血液流动也不规律起来。河水流动不规律我们会看到旋涡,血流不规律就会形成血栓。血栓脱落下来,随着血流流到某个地方堵塞血管,就会形成栓塞。最显著的就是脑栓塞,会造成偏瘫、失语等症状;如果阻塞肠道血管会导致肠缺血坏死;少数右心房血栓还有可能发生有致命风险的肺栓塞。这也是为什么对于房颤的治疗以抗凝预防血栓形成为主。

发现房颤和饮酒的关系意义在于,只要发生过一次,下次喝酒就很可能再次发生。虽然心律失常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大致与饮酒量成正比,但也有不少是发生在只喝一点的时候。所以只要发生过一次,就有必要考虑减少饮酒甚至戒酒。尽管有不少证据认为适量喝酒对心脏病有一定好处,但那只是针对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病变的,并没有关于饮酒对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颤的保护作用。还有,虽然比较罕见,饮酒导致心脏性猝死也时有报道。

看起来假期并不是诊断这个疾病的关键,但假期可能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使心律失常更容易发生,比如劳累、睡眠不足、社会和经济压力等等。诊断这个病的意义还在于,可以让那些没有明显基础心脏病证据的人免除复杂昂贵的医学检查。

基本上各个地区的重大节假日都是死亡率飙升的时候,比如西方的圣诞节。有美国社会学家就发现每到圣诞节和过后的几天,开死亡证明的都会多一些。其他的还有犹太人的逾越节,以及咱们的春节。原因可能是多样的,喝酒导致的心律失常应该是其中的一种。所以为了健康,应该适量饮酒。有过喝了心脏不舒服经历的,最好还是别喝了。

 

~~~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