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会,再等会……你是拖延症患者吗?

2018年即将过去,年初立下的flag,你都完成了吗?是不是等会,再等会……一不小心,就拖延下去了呢?什么是拖延症,你应该怎么对待它?
想要彻底治愈顽固的拖延症可能过于乐观,但遵照一些方法,做一点小的改变,可能就会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减少拖延症对你生活的影响。

文 | 牛蛙

每个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都可能把事情搞砸,但拖延者会长期避免艰难的任务,并故意寻找理由。拖延是一个人内心的自我斗争,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长期以来在自我控制上的失败。把“我不喜欢做这件事”的个人目标置于工作目标之上,久而久之,拖延会导致负面情绪蔓延,阻碍自己生活中设定的目标的实现。“完美主义者”经常是拖延者,其心理动机为:不去做一件事(完成一项任务)比去做了(完成)但效果不佳更容易接受。

拖延者通常认为他们在压力下表现得更好,但研究表明情况并非如此,这不过是他们为放弃而搬出的理由。拖延也涉及一定程度的自欺欺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能意识到其行为的真实后果的。不幸的是,我们当前生活的环境为拖延者提了无穷无尽的借口,为拖延行为提供了貌似合理的理由。

大约20%的人是慢性拖延者,对他们来说,这种行为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拖延的形式不止一种,常见的比如寻求刺激的类型。这些人等到最后一刻完成一项或多项任务,比从接受任务后就按部就班地完成,能获得更大兴奋。第二种类型为逃避型,因担心失败甚至害怕成功而推迟完成任务,但这类拖延者在任何情况下都非常关注别人对他们的看法。还有一种是决策拖延者,他们无法做出决定,似乎不做出决定就能免除他们对事件结果的责任。

拖延有很大的代价:内心纠结,失眠,甚至出现免疫功能障碍或消化功能紊乱等问题,并可能影响一个人和家人、朋友以及工作场所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

生命终有尽,拖延的人生最终收获的是遗憾,所以需要克服拖延。高度结构化的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拖延者改变——从行动开始。尽管拖延行为的改变并不一定意味着内心感受也得到改变,但只要积极地改变拖延行为,内心感受就会慢慢好转。

 

~~~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