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认清打屁股管教的暴力本质

体罚是一种暴力,属于家庭暴力的一种,无论它是否以爱之名义。

文 | 孙滔

在《再见吧,狮子吼》一文中,我们描述了父母变疯的三重境界:每当宝宝无理取闹,父母先是谆谆教诲,继而是狮子吼,最后就是大招——打屁股。大招是要不得的。

 

在父母心目中,体罚儿女是为了纠正其不良行为,尤其是孩子攻击他人的行为,所谓“打是疼骂是爱”。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数据,世界上有3亿2-4岁儿童经常受到体罚,占到总数的四分之三。尽管各国父母或多或少都存在体罚儿女的情况,但儿科专家并不支持体罚。11月1日,美国儿科学会(APP)发表声明,强烈建议父母禁用打屁股等体罚方式以及辱骂儿童。最近对美国1500名儿科医生的调查发现,74%的儿科医生不赞成打屁股,78%的儿科医生认为打屁股并没有改善儿童的消极行为。

近些年,父母们对体罚的看法也有了进步。知名民意调查机构哈里斯(Harris Interactive)在2013年对2286名美国成年人进行了调查,81%的人认为父母打孩子有时候是合适的,而19%的人认为这是不合适的。在为人父母者中,78%认为打屁股有时是合适的。而在1995年的调查中,87%的美国人认为打屁股有时是合适的。如今更多的年龄小于36岁的父母不赞同打屁股管教,只有一半的人称打过自己的孩子。

打屁股的本质是暴力

必须指出打屁股的本质,它是一种暴力,属于家庭暴力的一种,侵犯了儿童的人权,无论它是否以爱之名义。波士顿塔夫茨医学中心儿科医生塞格(Robert Sege)认为,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我们需要珍惜这个关系,有必要消除这个关系中的恐惧心理和暴力行为。

打屁股常常是父母计划之外的管教措施,属于“激情”管教。2014年发表的一项研究称,大多数体罚发生在父母口头警告30秒内,这就意味着父母可能是冲动性地管教儿女。也许体罚会有短暂的效果,然而打屁股的正面影响是短暂的,有73%的儿童在10分钟内恢复了他们无理取闹的行为。

父母很多时候是在愤怒状态下打屁股的,并且在其生活遭遇不顺的时候,这种愤怒就会来得更加猛烈。另外,抑郁症、经济窘迫、伴侣暴力和药物滥用都会加大体罚儿童的风险。

很多时候父母认为体罚儿女会缓解自己精神上的紧张,并且觉得自己掌控了一切,以及伸张了正义。这显然是荒唐的。恰恰相反,他的巴掌没有展示出一丝丝掌控力和正义,而是完全的绝望,对于自己管教儿女水平的绝望,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

打屁股的确错了。想想我们小时候被打的感受,打屁股并非一种恒定的惩罚规则,而多是父母情绪的发泄,一向亲热温存的父母突然面目狰狞起来,这会给孩子带来困惑和恐惧,不会给孩子带来理性认知以及对是非的认识。这种恐惧和怨恨会在岁月流逝中埋下种子,他会认为,暴力是这个社会应对愤怒和挫折的手段。有研究表明,自己有暴力创伤史的父母比其他父母更有可能使用体罚。也就是说,在童年时期被打屁股的儿童更有可能虐待自己的孩子和配偶。

他的理性思维会在这种时常的恐惧中关上大门,而只剩下恶性结果:无端的退缩或咄咄逼人的攻击性。无论哪个结果,对孩子以后的推理、学习、合作以及信任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都是打击。美国一项大型研究指出,每月打屁股两次以上的儿童更具攻击性。

即使是偶尔打孩子,在胡萝卜和棍棒双重教育的情况下,都会存在青少年行为障碍和抑郁的风险。研究发现,打屁股还与孩子成年期自杀、重度饮酒和药物滥用风险的成正相关。

体罚还会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受到严厉惩罚的人IQ表现也较低。2009年的研究发现,23名遭受严重体罚的青少年前额叶皮质区域的灰质体积减少,这意味着其认知能力受损。

禁止儿童体罚有必要在国家层面介入。早在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称,缔约国应保护儿童在受父母、法定监护人或其他任何负责照管儿童的人的照料时,不致受到任何形式的身心摧残、伤害或凌辱,忽视或照料不周,虐待或剥削,包括性侵犯。迄今为止,世界上有60个国家和地区完全禁止对儿童的体罚,这些国家主要在欧洲和拉美。中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以及虐待,但未明确体罚是否属于家庭暴力范畴。此外,中国法律明确禁止学校等教育机构体罚未成年人。

权威机构的建议

无论是打屁股还是辱骂,都可以有更好的替代手段。你可以增加对孩子的注意力,以及赞美和促进期望行为的努力,或者将孩子从不当行为中拉出来,强化奖励其积极行为,但要明确对其不良行为表示否定或取消某种特权以示惩戒,也可以忽略低级别的不良行为以及建立规矩来避免其发生不当行为的机会。

针对各年龄段的儿童,美国疾控中心给了更具体的建议(详见https://www.cdc.gov/ncbddd/childdevelopment/positiveparenting/index.html)。

0-1岁

婴儿主要是用手感知探索周围事物,开始倾听、认识周围事物的名称。要留心宝宝是否有疲倦或挑剔的表现,他可能需要休息。当他乱摸乱动时,要把宝宝转移到安全区,可以用玩具转移吸引力。

1-2岁

宝宝有了一定独立性,有时会表现出挑衅行为。父母需要对孩子积极的行为多作回应,而尽量忽视其负面行为,最主要的是告诉他应该怎么做。

2-3岁

这个阶段的幼儿被称为可怕的两岁,他正在经历思考、社交、学习和情感变化。当孩子遵从指令时多给予关注和赞赏,对他的糟糕行为则尽量忽略,指引他找到表达不安或不适的合适方式。

3-5岁

孩子已经更加独立,他会关注家庭以外的人和事物,这时候管教孩子要指令清晰并一以贯之,向他解释明白你的期望。如果他有做错的事情,要及时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当他烦躁时,要帮助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6-8岁

他更加独立了,他的身体、社交和心智都在迅速发展,这个时候他可能在思考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以及未来。他更关注友谊和团队,希望被朋友认可接受。这个时候需要家长考虑更多。要正面管理教育孩子,给他树立规矩,而不是仅靠惩罚。要和孩子多关注需要做的事情,而非喋喋不休禁止做的事情。

9-11岁

孩子更关注友谊,同时同龄人也带来很大的竞争压力,自我认知良好的孩子会更能抗压。要给他制定好规矩(规则)并坚持下去,并向他解释这些规则的来由。和他谈论你的期望,尤其是在没有大人陪同时候的行为表现。用规矩管教孩子,不要让他丧失自我认同。要让孩子认识到“你必须为自己骄傲”,而不是“父母为你骄傲”,这样的孩子更能在无人激励的情况下动力不竭。

12-14岁

这个年龄的青少年会面临青春期发育的问题,还可能面临喝酒、吸烟问题,饮食不规律、抑郁以及家庭困扰都可能存在。这时候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要让他知道你在倾听。让孩子明确他的学习目标和生活期望,让他投入到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

15-17岁

这个阶段的青少年个性为王,也面临恋爱问题以及关于性行为的想法,父母要赞赏他的努力和成绩,尊重、倾听,但不必淡化他的忧虑,帮助孩子制定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他提供建议支持,但要让他自己做出选择。

~~~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