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病理检查对规范医务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保证质量,防止差错事故起到了可靠的保证作用。对患者来说,要多一分警惕和提醒,才能尽可能地减少悲剧的发生。
尽管理论上说医疗事故不可避免,但是,如果医生严格按照医疗规范去做,会有效的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事故的发生。
就我自己在会诊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容易忽略的失误曾经有一个患者,为一女性,32岁,因阑尾炎住院手术,术后外科医生自己认为阑尾无大毛病,就跟病人说,给你省点钱吧,就不用做病理检查了。两年后,患者因右上腹疼而到医院检查,CT发现肝脏多个占位病灶,经穿刺肝脏病灶送病理检查,确诊为肝脏转移性类癌。从病史来看,肝脏的多发类癌病灶是从阑尾转移而来的,到了肝脏多发转移的阶段,已失去了治疗的机会。
还有一个女大夫拿着她丈夫右腋下肿块的病理切片来会诊,当地医院对其胸腹部及全身各部位进行多种检查后,均未发现有肿瘤。我们阅读了病人右腋下肿块的病理切片,明确为恶性黑色素瘤转移。于是就询问这位女大夫,其丈夫的右手是否有过破损或异常情况。这时女大夫才回忆起半年前,其丈夫右拇指有过一个米粒大的黑色的出血灶,当时就在门诊手术室简单的挖除了,因为外科医生就是本院的熟人,看着挖除的米粒大的小组织对病人说,这是个小血管瘤,没有必要送病理科做切片检查了。其实,拇指上的米粒大的出血灶就是恶性黑色素瘤的原始发生处,只因为没有当时做病理,也就延误了治疗,现在右腋下淋巴结多个转移,治疗也就困难了。
一个中年父亲有一个十五岁儿子因左侧鼻腔阻塞在当地一家医院诊断为鼻息肉而行手术摘除。出院病例上写着:切除下鼻甲灰红色坏死及污秽组织。做手术的医生对这位父亲说,鼻息肉是良性的摘掉就没事了,不要送病理科了。可是出院后鼻腔仍然不通气,于是就到另外一家医院就诊,经取组织送病理科切片,明确为恶性淋巴瘤。其实第一次手术摘除时就不是鼻息肉,只可惜没有及时送病理作切片而延误了几个月的时间。当这位父亲面对着这样的结果,除了抓紧给儿子进行治疗外,还要提出回当地去找给他开刀的医生算帐,为什么粗疏的对待他的儿子。
一位年轻的女大夫因左乳腺及左腋下两处的大包块来我院开刀,手术切下的乳腺及腋下淋巴结都已经满布乳腺癌细胞了。在检查切下的左乳房标本时,我发现已经有癌的乳房皮肤上有一个陈旧性的手术后的瘢痕。于是我就去病房询问了这位女大夫,以前乳房上做过什么手术?病人说一年前,她正在某个大医院实习时,发现左乳房有一个包块,约红枣大小,于是就请某位乳房外科专家给她检查,专家说,你这是典型的纤维腺瘤,就在门诊手术室开个小口子,挖出来就没事了。于是她就听了这位外科专家的话,做了个小手术,专家还给她当面看了取出来的小肿瘤,看上去就像一颗小葡萄,外表光滑,颜色灰白。由于乳腺外科专家说是典型的良性肿瘤,也就没有送病理科。没想到一着失误,导致发展成为乳腺癌广泛转移的后期了。
某高级干部例行查体而做胃镜检查,作胃镜的主任与首长很熟悉,一边做一边说,首长,你的胃看起来很正常,黏膜的颜色就跟年青人一样。首长说,既然没事,就不要取肉作检查了吧。于是,胃镜检查的报告上写着:食管、胃大致正常,未见肿瘤和溃疡。第二年又例行高干查体,同样要做胃镜检查,当胃镜主任把胃镜插到胃内,立刻就看见胃窦部小弯侧有一个2.2厘米的溃疡,当时就取了3块病变处黏膜送病理,病理结果是胃腺癌。很快就手术切除,标本检查结果发现癌组织已经穿透胃壁全层,淋巴结也广泛转移。根据胃癌发生、发展的过程来看,一年内是不可能从无到有,并且已经到了中晚期。首长很不满意,责怪医院为什么到这么晚才发现。医院责怪胃镜主任,去年胃镜为什么不取组织送病理。胃镜主任无话可说……
在日常医疗工作中,容易忽略的常见失误有:扁桃体摘除不送病理;鼻息肉摘除不送病理;食管镜、胃镜、肠镜等内窥镜检查不取组织活检;阑尾切除不送病理;皮肤结节切除不送病理;乳房结节切除不送病理;长期口腔溃疡或牙龈肿胀不取组织活检……
在目前医院执行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中明确规定:从人体采取的任何组织标本,一律要送病理科做病理检查。这对规范医务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保证质量,防止差错事故起到了可靠的保证作用。对医生来说,应增加难得的宝贵经验,尽可能避免失误;对患者来说,要多一分警惕和提醒,才能尽可能地减少悲剧的发生。
纪小龙,著名病理学家,从医40余年。原解放军总医院、武警总医院教授与主任医师。
(推荐纪小龙文集《健康知多少》:医学是一门经验学科,它是一门内容丰富而又深奥的综合性学科。纪小龙医生将40余年的从医经验娓娓道来,语言易懂,内容实用,告诉了大家不被忽悠欺骗,不被误诊伤害,让你多活20年的24节生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