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肝药是一类比较有中国特色的另类药物,其理论和疗效并不被正统学术界所接受。这类药物的广泛应用一部分是因为习惯,一部分是因为利益。
保肝药是国内临床的一大类用药,这一大类里面还有很多小类。不管是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还是不明原因的肝损害,每个病人都会被用到这些药。那么这些所谓的保肝药真的有效吗?
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探讨这个话题,一个是逻辑,一个是证据。
首先是逻辑。要逻辑分析,先要掌握一些重要事实。关于肝病有两个重要事实:一个是,肝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大多数教科书能够列出十种常见的,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不知道什么原因,被称为不明原因肝损害,大概是一些当前还没有搞清楚的病因;另外一个事实是,肝病治疗的主要原则是针对病因,比如对病毒性肝炎病人进行抗病毒,要求酒精性肝病病人戒酒等等。而保肝药的作用机理,大多是针对一些肝脏损害的共同通路,比如肝细胞坏死、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肝脏纤维化等等。假如这些药真的有效,那么发现病因和对因治疗就没那么重要了。既然当前依然强调对因治疗,那么至少可以确定,这些保肝药物的作用没那么大。
再从证据角度分析。医学证据只能是文献,而不能是个体的病例。尽管文献也有假,也可能出错,但要讲证据只能是成文的东西,要否定文献也只能靠新的文献。对于一般的医学问题,查阅教科书和大部头的医学专著就可以了。如果是相对新的药物,还需要查阅比较新的专业指南和随机对照研究文章。因为当前大多数保肝药物都不算新,比如常用的联苯双酯、甘草酸制剂、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葡醛内酯、腺苷蛋氨酸等等,只需要查阅教科书和指南就可以了。至于更多的以保肝为名义的中药和中成药,属于中国特色的医疗垃圾,已经超出本文探讨范围。(编者注:关于保肝中药,请阅读《方舟子:那些能损害肝脏的中药》)
在国内教科书和指南上,这里那里似乎都可以看到这些药物的身影,治疗适应症包括各种病因导致的急慢性肝损害,比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等。但让人尴尬的情况是,这些用法几乎不见于享有国际良好声誉的教科书和专业指南,甚至有些在国内都已经被很多专家批评并不建议使用了。
比如臭名昭著的“查体药”联苯双酯,只是为了降低血清内的转氨酶水平以应付参军、入学和招工查体,不仅对肝脏损伤没有改善作用,还可能影响对疾病病情的判断。
甘草酸制剂里面的甘利欣,不仅“保肝”作用没有多少证据支持,还被发现有造成激素紊乱和水钠潴留的副作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的主要原理是万能的“抗氧化”,还有就是肝损害时肝内还原型谷胱甘肽减少的基础,但是对于这种药物研究最多的肿瘤化疗辅助作用,结果也并不是太有说服力;至于对肝损害的研究,只是一些零星的质量不高的报道,不见于教科书和指南的权威推荐。其他的一些著名保肝药情况也差不多。
保肝药的尴尬还在于缺少名分。虽然关于保肝药有很多种类和原理,要作为讲座题目也可以讲半天,但是在临床用药基础的药理学中,却一直没有什么地位。实际上,药理学里也几乎没有以保护器官功能为主题的药物。对于心脏的保护,可以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收缩、抗心律失常、预防动脉血栓形成等等,但不会有笼统的“保心药”;对于呼吸系统,常用的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降低气道炎症反应的药物,但不会有笼统的“护肺药”;对于肾脏损害,主要是针对肾脏损害的病因,比如降压、降糖、抑制免疫,损害严重的话需要透析,也不会有笼统的“护肾药”。
保肝药尽管有各种各样的理论,但大部分是一种空中楼阁的状态,基于这些理论的药物效果不被专业内公认,这些理论也就难登临床药理学大雅之堂,只好以边缘化的“保肝药”统称之。而理论更贴近病因、临床效果也有保证的肝病药物,就不属于“保肝药”,被收录在正规的药理学名册里,比如对病毒性肝炎有比较确切疗效的抗病毒药物,以及免疫相关的药物。这些药物也不屑于被称为保肝药,就像古代小妾如果能被册封为夫人,谁会乐意被叫姨娘呢?
国内对保肝药的现状不乏明白人,举个例子就可以说明:现如今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频繁,如果有人向国外介绍自己的肝病诊治经验,抗病毒、免疫制剂、肝移植、人工肝这些东西说起来不会有什么障碍,但相信有些人会因为心虚避免提到“保肝”治疗,心虚程度可能比用中药还厉害。原因不言自明。
总之,保肝药是一类比较有中国特色的另类药物,其理论和疗效并不被正统学术界所接受。这类药物的广泛应用一部分是因为习惯,一部分是因为利益。医药分家或许能解决部分问题,但也离不开医学专业人士本身的知识更新和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