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疼还是假疼——这是个问题,更是门学问

“疼痛”被称为第五大体征,是人体健康和疾病的重要指标。但和另外四大体征(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的不同之处在于,疼痛具有主观性。

了解一个人是否有疼痛,大多是通过其主观描述,比如哪个部位疼,疼了多长时间,有多疼等等。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分辨真疼和装疼?

分辨真疼和装疼在生活和医疗中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了分辨能力,父母就知道孩子说肚子疼是真的生病了,还是想逃避上学、做功课;医疗监察机构就可以判定医疗纠纷中的医疗责任,比如“纱布门”中,产妇的疼到底是真的还是装的。

判断真疼还是假疼,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眼睛观察,尤其是诉痛者的表情,看对方的表情能否勾起我们自己的疼痛回忆。装疼者当然会模仿这些表情,但需要训练。疼痛的表情是由面部肌肉完成的,比如皱眉、咧嘴,这些属于比较容易模仿的。有些面部表现模仿不出来,需要借助化妆,比如面色苍白。有些细微的变化即便疼痛者试图掩盖,也能够被人(尤其是相互比较熟悉的人)观察到,比如平时多言好动的人变得安静了。

对他人疼痛的感知能力在进化当中有着积极的意义。这种能力能够让我们发现对方语言之外的情感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有经验的医生能够一眼就看出病人病情的轻重,做出预判,为挽救病人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同样,疼痛的外在表现对疼痛者本人来说也很有意义:可以得到更多关注和同情;可以免除体力劳动;在文明集体里还可以获得更多热量和营养。因此,装疼就成为一种生存策略——过去以逃避劳役、危险为主,如今则主要涉及经济赔偿。据不完全统计,包括装疼在内的装病让美国保险业每年损失约1,500亿美元。

装疼的主要方式除了口述之外,就是表情和动作。装疼者只能根据自己曾经的疼痛体验和观察他人的经验来模仿。因为不够专业,所以会有很多马脚露出来。但由于人们对这些装疼的表情和动作辨识能力不高,所以也很容易被蒙混过关。据统计,普通人对真疼和假疼表情的辨识准确度只有50%左右,基本和瞎猜差不多。即便经过训练,这个数字也不过提高5个百分点。经过设计的电脑程序可以维持辨识准确度在80%以上,作为依据的表情细节是嘴型的变化,装疼的嘴部变化比真疼单一。

真疼和装疼为什么会有表情的区别呢?这可能和疼痛的产生过程有关。

一般的疼痛来源于感觉神经末梢。疼痛刺激通过神经纤维进入脊髓背角,然后顺着脊髓一路向上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信号到达这里之后,传导的方向和效应就变得复杂了:信号到达大脑皮质的感觉区,让我们感觉到疼痛;通过反射下行到运动神经,让肢体产生躲避动作;通过丘脑和边缘系统,产生烦躁和愤怒等情绪反应;通过延髓影像自主神经,会有心率加快和呼吸急促的表现;还能够激活抑制痛觉的物质释放,产生镇痛效应。真疼的反应来自多个部位的反射,很多是不受大脑控制的。而装疼则完完全全来自思想活动,属于“人工表情”,就不那么“纯天然”了。

不过,真疼未必都来自神经末梢的疼痛刺激,或者是刺激远未达到疼痛的程度。因为整个痛觉产生的过程受到很多部位和因素的影响,所以很多情况下,疼痛的产生根源可能是大脑,比如不良情绪会增加疼痛反应、改变疼痛的处理模式、降低镇痛效应等。这种疼痛叫做中枢介导性疼痛,产生的原理和一般的躯体伤害性疼痛不同。这类疼痛描述的部位大多没有病理改变,因而用类似炎症、肿瘤、伤害之类的概念无法解释。需要注意的是,中枢介导性疼痛和装疼不是一回事,因为装疼是不疼硬说疼,而中枢性介导性的疼痛是客观存在的,更是主观能感受到的。

以下情况都可以是判断装疼的依据:

  • 当病人要求律师或代理人体检的时候。
  • 当病痛与大额财务补偿正相关的时候,比如伤残补贴。
  • 当客观医学检查不能证实病人主诉的时候。
  • 当病人否定医学诊断或不配合治疗的时候。
  • 当病人有反社会态度和行为的时候。
  • 当病人自称患有精神分裂症,并告知医生自己的困惑感,急于探讨自己的幻觉的时候。

疼痛,不论是躯体伤害性疼痛,还是中枢介导性疼痛,都属于医学范畴,需要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必要时还需要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装疼则属于价值范畴,而借助装疼获取赔偿或逃避责任,一般属于不道德,甚至是需要惩罚的。

当然,如果被歹徒挟持或被敌人抓获,用装疼的方式迷惑对方,给自己增加逃生的机会则是正面和机智的。

李长青,猫头鹰作者,健康中国人网主编,内科学(消化系病)博士,现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

编辑:孙滔;审校:夏健

~~~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