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嗝”非小事儿

如果连续打嗝超过48小时,或者打嗝过于严重,影响到吃饭、睡觉甚至说话,就需要到医院就诊、检查。

很少有人记得第一次打嗝是什么时候,实际上,我们第一次打嗝都是在自己母亲的子宫里——还是两个月大的胎儿的时候。有些怀孕的女性可以感觉到一种很特别的胎动:连续、有规律间隔、快速的抖动。如果这个时候给胎儿做超声波检查就能够观察到他在打嗝。

什么是打嗝?

打嗝的本质是一种反射。既然是反射,就有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有的反射弧比较简单,不通过神经中枢,而是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直接接触。打嗝的效应器有两个,一个是膈肌——就是分隔胸腔和腹腔、负责带动肺部呼吸的肌肉器官;另外一个是声门——在气管的开口处,平时开放,吞咽时关闭。打嗝时膈肌快速收缩,带动肺部吸气,同时声门快速关闭,气流进入突然受阻,于是产生打嗝特有的声音。

不同的地区对打嗝有不同的叫法,但基本都是模拟打嗝的声音,比如打嗝的英文hiccup,就是一个拟声词。

为什么打嗝?

打嗝虽然如此常见,但究竟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困扰了医学界几百年,到现在也没有明确的答案。一种说法认为,打嗝可能是两栖动物进化的残留事物。鱼类没有肺,通过鳃来呼吸;而两栖类动物有鳃又有肺,在水里的时候就要关闭气道,防止误吸。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可能和吸吮有关,因为婴儿吃奶的时候也要同时关闭声门。但要证明这种猜测比较困难,至少需要证明打嗝和吃奶时有同样的神经通路或者大脑区域放电。

打嗝怎么办?

绝大多数的打嗝属于生理性,大多会在48小时内消失。这种打嗝最常见的诱因是:喝了碳酸饮料、过量饮酒、过饱、情绪激动、天气变化,以及吸入冷空气等等。

如果连续打嗝超过48小时,或者打嗝过于严重,影响到吃饭、睡觉甚至说话,就需要到医院就诊、检查。既然打嗝是神经反射,那就牵涉到反射弧,所以一个人反射弧上的任何器官病变,都可能引起打嗝,比如胃肠道疾病、肌肉神经疾病、代谢疾病等等。暂且不说文献报道和教科书上罗列的打嗝疾病,只说我所亲见的以打嗝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就有:肝脓肿、胃癌、食管裂孔疝、消化道出血前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脑出血、主动脉夹层等等。

因此,如果病因不明确,持续时间较长,尤其是外伤后、手术后、年龄比较大、肥胖、长期吸烟饮酒的打嗝病人,到了医院被安排做胃镜、头胸腹CT、血常规、生化、脑电图、神经电生理等检查的时候,可不要感到奇怪,不要怀疑医生有提成什么的。

连续打嗝少于48小时,不太严重的打嗝大多不需要处理,等待自行消失即可。民间有很多治打嗝的偏方和经验,有些甚至还出现在专业教材里,但大多没有科学证据,毕竟大部分打嗝是可以自愈的,所以很难说是真管用还是碰巧。有些偏方和经验还可能存在风险,不建议随便尝试。比如按压舌根、催吐、挤压眼球等等。相对安全的方法有“纸袋呼吸”,就是把呼出的二氧化碳再吸回去。因为有研究发现,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可以抑制打嗝。其他的方法还有饮冰水和自主闭气等等。

打嗝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镇静、促胃动力和松弛神经。对于顽固的打嗝,也有推荐神经阻滞治疗的。这些都需要在医疗机构内,由专业医生评估后谨慎施行。

 

编辑 | 孙 滔
审校 | 夏 健

 

李长青,猫头鹰作者,内科学(消化系病)博士,现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

~~~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