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

成人有很多不适合症状其实大多没什么临床意义,可以忽略,但有些症状和体征是绝不可以忽视的,黄疸就是其中之一。任何成人在任何时候首次出现黄疸,都应该尽快到医院进行相关的咨询和检查。为什么要对黄疸高度紧张?黄疸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要明确黄疸的定义。黄疸顾名思义是皮肤颜色变黄,但是只是皮肤变黄却未必是黄疸。最有名的是胡萝卜素血症,是因为短时间内摄入胡萝卜素过度导致的。另外有些药物也可以导致皮肤发黄。这些都不是黄疸。黄疸的定义是血液中胆红素增高,其他原因导致的皮肤变黄,只要胆红素水平正常,都不叫黄疸。

胆红素是查体的常规检查项目,大多是在所谓的肝功化验单里面。做过体检的都会发现有两个胆红素项目: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而实际上,对黄疸的诊断不光要求化验血,尿液化验也有胆红素。那么这些化验都有什么意义呢?

要明白意义,得知道这些指标是怎么来的。胆红素的前身是红细胞里的血红素,我们都知道红细胞是有寿命的,人体每天都有红细胞死亡,然后又有新的红细胞补充。红细胞破坏后形成的游离胆红素有一定的毒性,必须和血中的白蛋白结合后,运送到肝脏处理。而肝脏是血液和肠道的流通站。肝细胞的一面对着毛细血管,接受血液中来的包括胆红素在内的各种物质,在肝细胞内处理后,从另一面排出,这一面对着的是毛细胆管,毛细胆管最终汇合到胆总管,胆总管最终通过十二指肠侧壁上一个重要的乳头结构排入肠道。外科医生认为十二指肠乳头是消化道最重要的结构,如果不慎损伤了就如晴天霹雳,原因即在于此。肝脏排出的胆红素是结合了葡萄糖醛酸的,就是结合胆红素,而没进入肝脏之前,或者没有结合葡萄糖醛酸的就是非结合胆红素。胆红素的最终产物除了少部分在肠道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把大便染成黄色或绿色。

所以简单来说胆红素的代谢分为肝前、肝内和肝后三步。三步哪一步出了问题都会出现让血液中的胆红素积压,从而出现黄疸。传统上,这三步代表性的疾病分别是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梗阻性黄疸。

先说溶血,前面说了胆红素来自于破坏的红细胞。破坏多少产生多少是一个平衡。如果一定时间内破坏过多,超过了人体的处理能力,胆红素就会积聚。破坏的红细胞超过产生的,又会出现溶血性贫血。溶血产生的胆红素尚未进入肝脏被结合,所以都是非结合胆红素。在化验单上是以非结合胆红素为主。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大多不会很高,皮肤的颜色也不是很黄。一是因为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有很强的储备,不至于是胆红素升高太多;第二个原因可能是不等胆红素升高到很多,严重的溶血就让人挂掉了。

而胆红素水平之所以在大多数医院检验科归类到肝功化验里,是因为胆红素增高最常见的临床意义是提示肝脏有问题。于是就得重点了解一下肝细胞性黄疸,这一类疾病也是最多见和最复杂的,从完全自限性疾病到严重威胁生命的情况应有尽有。目前肝脏损伤最常见的病因还是肝炎病毒,但随着肝炎病毒被控制,酒精、药物、代谢相关的病因有可能成为主流。在中国,中草药相关的肝病是一个大问题。肝脏容易被损伤可能和它的地位有关。我们吃的所有食物、药物都需要经过肝脏,而很多代谢废物也需要经过随着胆汁排泄,胆红素只是其中的一种。很多重要的器官进入和排出的通路大多是一条路,而肝脏则是两条:进入肝脏的有肝动脉和门静脉,前者输入氧气,后者输入肠道吸收的物质;离开肝脏的也有两条:肝静脉和胆道。这四条路的在肝脏内都有自己的分支,最终分布在所有肝细胞周围,场景类似《PTU》最后的那个码头,甚至都没有一言不合,悄没声的就开始干仗了。因为肝脏的损伤往往既有肝细胞的坏死又有胆道的瘀滞,所以两种胆红素都会增高,而且大多会伴随着转氨酶的增高。

还有部分常见情况,肝脏没病,也没有溶血,只是胆管阻塞,良性的常见如胆总管结石,恶性的如胰头癌压迫胆总管。这一种类型黄疸主要以结合胆红素为主。大量的结合胆红素出路受阻,逆流入血,经过肾脏的时候还会进入尿液,所以尿中结合胆红素也会明显增加。还有,如前所述大便的颜色也来自胆红素的代谢。胆道受阻之后大便的颜色也失去了金黄色,学术术语叫做白陶土样大便。白陶土是什么样?有点像《人鬼情未了》里Sam和Molly玩的这东西。

总之,成人黄疸大多意味着存在不能忽视的疾病,即便不在乎自己的外观是否吓人,也得关心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以一旦发现皮肤变黄,要尽快到医院就诊,确定黄疸和黄疸形成的原因。最后补充一点,有一些人,以男性居多,皮肤并没有明显的黄疸,也没有其他的异常和不适,但查血长期胆红素轻度增高。这大多属于一种先天性的非溶血性黄疸,对身体不会有特殊影响,也不需要特殊治疗。

(本文转载自健康中国人网)

~~~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