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抑郁了吗?

“精神病医生问我是否想自杀,我迟疑了一下说是的。但我没对他详细说明,因为没有这个必要。在我眼里,到处都是我自我毁灭的工具。可以用房顶或房外的枫树上吊,可在汽车间吸入一氧化碳,可以用浴盆接被我割开动脉后的血液。……我还想着其它的死亡方式,心脏病突发死亡来得突然,可以免除我自杀的罪名。我还幻想穿短袖衬衣长时间的在树林里散步,使自己因长时间受冷而得肺炎……这些可怕的幻想,让正常人恐惧,而对心情极度沮丧的我则是极具诱惑力的梦想。” ——willam Styrom 

 

按WHO(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全球每秒钟就有1个人自杀,而每20秒则有1个人自杀成功。而我国的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两分钟有9人自杀,其中1人成功。嗯,就在你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在我国大约有两个人已经自杀了。自杀似乎是人类才有的行为,虽然媒体上不时出现动物自杀的报道,但科学界对此还无定论。生命的基本特征就在于生生不息,所以自杀这种现象,尤其年轻人的自杀是非常让人难以理解的。 

我们都经历过人生的失败、挫折和危险的青春期,不可避免的几乎所有人均会在某时某地体会过沮丧和深深的失落,甚至或多或少或真或假的考虑过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摆脱烦恼。不过我们中绝大多数人都安然无恙的继续着自己的生活。当我们摆脱往日的阴影或者忘记了过去岁月中的心灵磨难,我们往往发现我们已经不能明白为什么要有那样的想法,那些在过去的岁月中曾经牢牢抓住我们的念头,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如此的不足轻重。我们通常会自嘲自己,而忘记了曾经面临的极大危险。我们不自觉的避开心灵的疾病而更加重视机体,这和我们的文化有关,我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而矫正自己的心灵。但是如果我们缺乏对它的正确认识,矫正将无从谈起。 

最常见的心灵疾病是抑郁症,以至于它常被称为“精神感冒”,据专家估计我国目前大约有2600万抑郁症患者。抑郁症是一种最常见的情绪障碍,我们的情绪大致可分为五个状态:“躁狂——轻躁狂——正常情绪——心境不良——抑郁”,多数时候我们的情绪在中间三种状态间波动,但如果我们因为种种原因而长时间处于抑郁状态时,就可能发展成抑郁症。据分析,六成甚至更多的自杀者因抑郁症而自杀,我们完全可以认为是抑郁症杀死了他们。抑郁不仅影响心灵的健康,而且对身体的健康也十分不利,长时间抑郁的人更容易患上心脏病、癌症和糖尿病。 

引起抑郁症的原因虽然千差万别,不过从总体上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外源和内源两大类,据此医学上把抑郁症分为外源性抑郁和内源性抑郁。 

外源性抑郁由相应的外部事件引发,是我们对生活中所遭遇的挫折、不幸、工作和学习中的压力等一系列事件的情感和精神反应。由于这种抑郁具有非常明确的原因,所以易于被朋友、亲人了解,而且多数人也会主动寻求倾诉渠道。常常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抑郁即可缓解和消失,尤其是当引发抑郁的外部环境朝当事者有利的方向改变后。 

而内源性抑郁由于没有明显的诱发抑郁的外部因素,因而具有相当程度的隐蔽性,同时内源性抑郁常发展成为比较严重的抑郁症,尤其需要特别关注。所谓伤春悲秋多愁善感,对“人生识字忧患始”的人来说,此时常陷入没有答案的终极问题中难以自拔,比如“生命的意义”这类形上问题。很多人在青春期的时候都陷入过此类问题中,那是因为激素分泌紊乱导致的内源性抑郁症状。动荡的青春期所引发的内源性抑郁,伴随着青春期的结束,激素分泌正常化以后,常常是可以自愈的。

由于生理上的原因,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抑郁。女性经期中激素分泌的波动,以及独有的更年期现象,都是女性更容易抑郁的原因。一般而言女性抑郁症患者的人数是男性的两倍,但这个比例受到文化和传统的强烈影响,在智利的圣地亚哥,女性患抑郁症的风险是男性的5倍。毫无疑问,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也决定了他/她对抑郁症的易感程度,一个缺乏母爱甚至被虐待的童年经历会显著增加个体患抑郁症的风险。当然抑郁和遗传也有一定关系,尤其是躁狂抑郁症又称为双相情感障碍的遗传性最为明显,如同这个疾病的名字一样,患者的情绪在躁狂和抑郁这两个极端中摇摆不定。 

无论你身处何种阶层,都可能患上抑郁症,我们的传统智慧早就告诉我们幸福未见得和金钱相伴而行。可是为什么我们如此容易抑郁?或许你可以举出种种原因,从核战争的阴云到夫妻争吵。但假如我们根本就无法产生也无法感知伤心、悲痛、愤怒这样的情绪,那抑郁又从何而来。 

虽然抑郁症对我们有诸多伤害,但我们也不必谈抑郁而色变。因为一种情绪广泛存在,通常意味着它对个体有某种程度的好处。比如我们产生和感知痛苦的能力,就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手段,提醒我们已经受到某方面的伤害,从而防止我们进一步受伤。如果你丧失了疼痛的感觉,你的生活将变得艰难,因为丧失感觉并不意味着你不受伤害,恰恰相反你可能更加容易受伤。对你来说,一杯冒着热气的水,没有温度计的指示你恐怕不敢贸然去喝,如果你跌倒最好仔细检查身体是否完好才可以继续行动,不然你可能因为强行运动导致过度损伤关节而无法医治。惧高的人通常平衡感差,虽然这种恐惧有时候带给人困扰,但考虑到从高处跌落可能导致的严重伤害,这种恐惧对保护个体是有价值的。 

与此类似,抑郁这种消极情绪,正如疼痛和惧高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一样,抑郁也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陷入抑郁状态的人,对外界的新刺激缺乏响应,这本身就是机体的一种修养生息。过度的保护,通常对个体不利,但如果没有保护,其后果则难以设想。过度的疼痛需要药物抑制,过度的抑郁也需要我们主动的控制它。另外我们也应该看到轻度的抑郁使个人增添魅力或者求得他人的同情和原谅(比如流泪的政客),而一个故作深沉的人总是试图显得抑郁,至于流行的爱情歌曲则是我们迷恋抑郁的旁证,我们完全可以用“今天你抑郁了吗”来自嘲。

如何对抗抑郁 

首先对抑郁要有正确的认识,从根本上说抑郁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手段,仅当其过度或时间延续过长才会导致严重的伤害。你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告知你的身体,一切正常无需抑郁。 

  • 和谐的家庭氛围 
  • 至少有一种业余爱好 
  • 非关利益的朋友

(本文转载自健康中国人网)

~~~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