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归档: 2013年

让老师崩溃的孩子(上)

去年9月上海嘉定区一所学校有个二年级学生,引发了家长和学校对峙,网友和网友争吵。一个拥有23年教龄的班主任甚至表示“只要这个孩子来上学,我就不做班主任了”“我为这个孩子已经付出全部的爱,心力交瘁到濒临崩溃”。开学第一天,得知要继续与这个孩子同班,该班十余位家长非常不满,跑到校长室“讨说法”,担心自己的孩子受影响。这位引起师生公愤的孩子到底做了什么事呢?原来这个孩子上课坐不住,做怪脸,发出怪声,打骂同学。那这是小孩的品德问题吗?不是。原来这个孩子是得了一种病。到底什么病呢?有的网友说:小孩得的是“小儿多动症”。那什么是“小儿多动症”呢?

让老师崩溃的孩子(下)

昨天我说,文章开头那个孩子不是“小儿多动症(ADHD)”而是“抽动秽语综合征(GTS)”理由就是:这小孩“做怪脸”。做怪脸是由于脸部肌肉抽动引起的,而不是注意力缺陷引起的。下面就来说一下这个病。

抽动秽语综合征,称作Gilles de la Tourette 综合征(GTS),也称Tourette综合征 (TS) ,因法国神经病学家Gilles de la Tourette 于1885年首次对该综合征作了详细报道而得名。GTS也是儿童发病,男孩比女孩多。GTS的发病机制又要引用一句老话了“还不十分清楚”。但也有一些原因是得到证实的:1.可能为一种影响突触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代谢障碍。2.多数呈染色体显性遗传。但至今仍未有准确的基因定位。该病的病理表现为皮质-纹状体-丘脑环路的去抑制状态,同时伴随尾状核功能的过度活跃,导致不自主抽动与行为紊乱。简而言之,这是一种锥体外系兴奋的疾病,和这类似的还有舞蹈病等等,而与之相反,锥体外系受抑制的疾病就是帕金森氏病(震颤,行动迟缓)了。GTS病程通常是缓慢的,可持续至成年。能够通过药物治疗控制或缓解的大概有一半的患者。还有许多患者的症状是呈波动性的,可以长期不愈。但其智力和寿命一般不会受到影响。

我们的皮肤

最近几天,大家都在关注着胶原蛋白,以及皮肤的保养,护肤品的真假。本人也抛一块砖,介绍一下我们的皮肤。

皮肤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器官了,它就位于人体表面,总面积平均约为1.6m,总重量约占体重的16%,所以称它为“人体最大的器官”是毫无异义的。皮肤在我们体表的厚度不是相同的,最厚的不是脸皮,而是手和脚掌,最薄的是眼睑。

小儿腹泻怎么办?

在我国,小儿腹泻是排名第二位(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接下来的6~10月又是小儿腹泻的高发季节,很多初为人父人母的家长往往都会束手无策,小儿腹泻怎么办?

医学界的儿科指的是0~14岁的儿童,在这期间,绝大多数还没有性成熟。所以,疾病的性别区分不明显。药物治疗都需要计算小儿的体重来给予。这些都是和成人不一样的地方。那什么是腹泻?相信每个人都有过亲身体会。简单的说就是:大便次数增多(每天>3次)和大便不能成型,稀糊状或水样大便。跟咳嗽一样,腹泻也只是一种症状,一种许多疾病都会引起的症状。而这个症状又会造成危害,这和咳嗽又有点不同。急性腹泻会造成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等严重危害。而慢性腹泻又会造成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等等。所以,小儿腹泻就更要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

脑梗的黄金3小时

脑梗的专业术语叫“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国人喜欢叫“中风”。

脑卒中有“四高”的特点: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这每一个“高”,都会给病人及其家庭带来无比的痛苦。尤其是“高致残率”所带来的是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人全天候陪护、照顾,更是影响到家人的工作和生活。随着老龄化和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脑卒中带来的负担将会远远超过缺血性心脏病。

因此,对于脑卒中的防治也就显得尤其的重要。由于脑组织本身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供应血流中断的4-6分钟内其即可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在发生不可逆的梗死脑组织的周围往往存在处于缺血状态但尚未完全梗死的脑区域(即缺血半暗带)。这些神经元细胞虽然丧失了功能,但它们的损伤是可逆性的,倘若能在3-6小时内获得再灌流,大部分神经元可以获得修复。因此挽救这些缺血半暗带就是急诊溶栓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当前国际上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是比较明确的。就是“3小时内溶栓治疗”。而要做到这“3小时内溶栓治疗”,任务却是无比的艰巨。

便秘

很多人有便秘,从刚开始学习自己拉粑粑的小孩子,到妙龄少女,再到卧床不起的老人。各个年龄段产生便秘的原因有所不同,尤其是小孩子和成人之间,差异较大,有些成人的便秘是从幼年时延续过来的。

除去某些特殊的原因,特殊的原因有特殊的处理方法,比如结肠肿瘤造成的需要手术,这里我们只讨论找不到特殊原因的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形成的过程主要就是结肠传输减慢和大便排出受阻。

肿了吗

水肿,也叫浮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有的是脸肿,有的是眼肿,有的是脚肿,更严重的肚子肿。肿与胖不同,后者是脂肪增多,前者除了比较少见的粘液性水肿外,基本都是水分的积聚。水分在哪里积聚,哪里就肿了。

人体对水分的分布有严格的调控体系,绝大部分水存在于细胞内,其次是组织间隙,只有一少部分是血液的成分。水肿是组织间隙的水分增多。假如是细胞水肿,因为细胞数目众多,水分量很大,同时细胞又是组成器官功能的主要成分,所以略微水肿就会产生严重的症状,不会等到出现肉眼可见的水肿。组织间隙内水分两种压力的平衡中:一种压力是静水压,也就是我们平常理解的将自来水泵到高楼上的水压;另一种压力叫做渗透压,一般没读过生物医学的可能不知道这种压力。简单说:影响静水压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深度,而影响渗透压的是液体内分子或离子的数量,分子离子越多,渗透压越高;液体从静水压高的地方流向静水压低的地方,却从渗透压低的地方流向渗透压高的地方。组织间隙内的水分多少,就取决于毛细血管和组织间隙内两种压力的平衡。当血液内的静水压升高、渗透压降低时,水分就更多的进入组织间隙,产生水肿。

关于腹泻

腹泻俗称拉肚子,不光是频繁上厕所,大便还不成形,有的和水一样。腹泻的同时大多会有腹胀、腹痛的感觉。前面我们谈到了便秘,一般印象会把便秘和腹泻当成一对反义词,有些治疗腹泻的药物确实会产生便秘的副作用。但印象并不等于科学,腹泻和便秘的病因、发生机制和处理不是一对阴阳关系能够解释清楚的。腹泻比便秘要复杂得多。

腹泻是如何产生的

活检是干什么的?

做过胃镜的很多病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胃镜做完了,护士给你一个小试管,试管里有很浅的一点液体,液体里泡着一块从你胃里钳出来的粘膜,外加一张《病理检查申请单》,让你送到病理科去。这样的病人往往不能马上得到诊断结果,需要等一两天之后才能和病理诊断报告一起给。

这个工作我们叫做活检,不光是做胃镜的消化科,还有耳鼻喉科、呼吸科、皮肤科、妇产科,……几乎所有医院的科室诊断疾病的时候都会用到活检。活检和病理诊断虽然也有误诊的情况,但相比其他的血液化验和影像学检查,其准确性和地位要高得多。前者得出的诊断顶多算是临床诊断,而只有后者才可以算作确定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