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吸烟为什么会上瘾
众所周知,吸烟是会上瘾的,吸烟的人绝大多数都会产生难以戒断的生理和心理依赖。
很多人终生都不能戒掉烟瘾,其中有人多次反复戒烟失败,而真正能彻底戒掉烟瘾的人很少。
国际医学界的研究结果一致认为,吸烟成瘾的原因主要在于烟草中的一种物质—-尼古丁,烟瘾也称作尼古丁成瘾或尼古丁依赖。尼古丁依赖与可卡因、海洛因依赖类似,都是难以戒除的依赖性。烟草点燃后可产生4000种以上化学物质,其中尼古丁通过肺泡上皮进入血液,经循环系统到达大脑,刺激了多巴胺的释放。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使人产生心理和生理的放松,从而得到短暂的愉悦感觉。
吸烟后体内多巴胺的水平会显著升高,但随时间推移会逐渐衰减,快感也随之逐渐降低,吸烟者此时会对尼古丁产生渴望,从而诱发吸烟的欲望,这就是烟瘾的成因。而戒烟之难就在于吸烟者不能持续获得尼古丁时会有很多不适的感觉,比如心情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等,此时心理上就会产生强烈的吸烟欲望。
吸烟成瘾实质上就是烟草依赖或称尼古丁依赖,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烟草依赖作为一种疾病列入国际疾病分类,属于精神神经疾病。
二、治疗烟瘾的主要方法
烟瘾的治疗方法可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尼古丁替代疗法、安非他酮疗法、伐尼克兰疗法等;后者包括心理行为的干预、催眠疗法以及针灸治疗等。任何一种疾病的治疗都需要理论上的充分研究和临床试验数据的支持,烟瘾的治疗也不例外。
在药物治疗方法中,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并在不断深入和探索中。虽然这些方法的疗效还不尽如人意,但散布于全球的多项临床试验表明,这几种药物疗法的效果明显强于安慰剂效应。其中伐尼克兰可竞争性与尼古丁的受体结合,从而降低多巴胺的水平,使吸烟的愉悦感下降。大规模临床试验统计数据表明,伐尼克兰戒烟的可能性约为安慰剂的数倍。
在非药物治疗方法中,心理行为干预如社区干预、群体治疗、戒烟咨询、医生劝阻等手段被证明具有一定的效果;而催眠疗法的结果并不比无干预或者其它干预方法更好,催眠疗法对戒烟有效只是一种假设,没有得到随机对照试验的证实。
三、针刺戒烟缺乏依据
针刺戒烟虽然并未得到广泛的推广和普及,但仍然时常出现在一些医疗广告和宣传报道中。支持者宣称针刺戒烟具有操作简便、副作用少、费用低廉等诸多好处,并演变出耳压、耳针、头针、腕踝针、激光针、电针、穴位贴敷、穴位按揉、联合治疗等许多具体方法。甚至有人宣布发现了人体某些穴位有戒烟特效,并称之为戒烟穴。
然而这些纷繁玄虚的说法中却往往忽略了最关键的有效率问题,在具体描述中回避针刺戒烟的有效率数据,或者闪烁其词地表述为与其它方法配合使用。
比如某陆氏针灸嫡系传人称:“我们在临床上,用针刺戒烟的效果还是很好的,通过针刺体表相关穴位和耳穴,能使吸烟成瘾者再次吸烟时,非但没有烟草的香味,反而有一种异味而不想再吸烟。”在这个描述中,“很好的”属于形容词,不属于医学上疗效的介绍,医学疗效的结论一般要给出有效率的百分比。
上述说法没有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描述,也没有统计数据的比较,不符合循证医学的原则,完全不具有医学证据的意义。可靠的疗效证据必须符合循证医学的基本原则,试验对象应该有足够大的样本数量,并随机分成几组。一组实施针刺疗法、一组采用其它疗法、一组给予安慰剂治疗、一组采取假针刺疗法(不按穴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比各组的疗效数据,由此得出结论才具有医学证据的意义。即便如此,如果其它同行重复类似试验不能支持这个结果,其疗效仍然不会得到普遍认可。
在最具权威性的国际循证医学协作组织Cochrane(考科蓝)的数据库中可以检索到有关针刺戒烟的试验数据。结果显示,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针刺疗法、指压疗法、激光治疗和电针治疗对戒烟产生疗效。
陆氏针灸嫡系传人表示:“对于针刺戒烟的机理,尚未做过相关的研究。针刺应该是调整了人体内环境,而人体相应作出的排斥不利于自身因素的应急性反应,故可以闻到异味、口苦等,而不思吸烟。”也有其它针灸支持者称针刺后诱发体内产生某些物质,从而缓解了对尼古丁的渴求。这些说法都是没有依据的假设,可以作为研究思路,但不属于已经证实的科学原理。
综上所述,针刺戒烟既无理论基础也无试验依据,其有效性没有可靠的医学证据。这种方法可以继续试验,但还不适合宣传推广,更不适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