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快乐的痛

白岩松写过一本书叫做《痛并快乐着》,不知道这个书名是否有意让读者胡思乱想,但从医学角度来说,疼痛而又快乐不是一种正常状态。疼痛,不管是急性疼痛还是慢性疼痛,伴随的一般都是愤怒、沮丧、恐惧、悲伤等等,与快乐无关。

疼痛伴随着情绪变化,是因为疼痛的刺激经过脊髓到达丘脑之后,除了投射到大脑皮质负责感觉的区域,还投射到负责情绪变化的扣带回,所以感觉到疼痛的同时,会有愤怒、恐惧的情绪产生。那么为什么疼痛就不能伴随着快乐呢?我们假设这样的人存在过,或者现在就有这样一个人,任何疼痛传递到中枢神经后都会产生快乐的情绪,或者没有情绪,结果会怎样?无非是发生任何创伤、烧伤、淹溺、电击伤害的时候,这样的人不会逃离,不会求助同类帮助,不会寻求医疗救助。即便能够存活下来,对这些伤害不会产生记忆,下次伤害靠近时不知道躲避。所以,这样的人有可能成年之前就死掉,或者成年之后因为伤残或者另类不被异性接受,最终这样的基因就不可能遗传下来。所以,虽然疼痛让我们产生不适,并留下不好的记忆,却是生存不可缺少的。

疼痛的终点站是大脑,大脑功能不能维持的时候,疼痛就会减低甚至消失,比如昏迷和麻醉状态下就感觉不到疼痛。从刺激到达大脑,是神经细胞和它们身上细长的突起负责产生和传递信号。因为神经细胞突起那细长的外形,所以又被形象的称为神经纤维。任何的刺激,不管是刀割还是火烧,都必须被神经纤维转化成电信号才能被大脑识别,直接用刀割大脑却不会有疼痛的感觉。

疼痛是由感觉神经传递的,但有些感觉神经正常情况下却和疼痛无关,比如负责触觉的神经纤维就不管疼痛的感觉传递。触觉神经纤维是感觉神经纤维里面最粗的,被一种特殊的细胞包绕着,与其他神经纤维绝缘开,所以我们能够精确的感觉到身体哪个部位被碰触到。神经纤维越密集,感觉就越敏锐。秘密交流的时候可以用手向对方手心写字,写个手心大小的足够了,但如果是往背后写字,想让对方明白每个字就得写满整个后背。就是因为后背的神经末梢密度远低于手心。尽管如此敏锐,但正常情况下这些神经细胞和纤维却不管疼痛这回事。

疼痛一般是由另外两种神经纤维传递的,一种类似于上述负责触觉的神经纤维,但相对较细,绝缘包绕不够严密,另外一种则没有绝缘层包绕。除了痛觉外,这两种神经纤维还负责温度感觉的传递。触觉神经纤维分布于皮肤的浅层,这两种则分布在皮肤深层、肌肉、骨骼、关节以及内脏中。正是因为他们的位置较深,所以一般的触觉刺激不会影响到它们。比如用一根针去刺皮肤,不刺破皮肤、甚至刺入一点点的时候可以感觉到针尖,但并不痛,如果刺入较深就能够感觉锐利的疼痛。因为纤维的直径和绝缘的不同,所以痛觉的传递比触觉稍慢一些。假如脚尖不小心踢到床脚,瞬间感觉是踢到了,大约一秒钟后才感觉恼人的疼痛,就是因为痛觉的传递比触觉慢一点点,而脚尖又离大脑最远,所以能够感觉到时间差。

触觉神经不负责疼痛传递,这只是在一般情况下。但特殊情况下,比如局部的炎症,平时和痛觉神经井水不犯河水的触觉神经也会被调动起来,开始向大脑传递痛觉信号。这是因为炎症时炎性细胞释放很多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让触觉神经过敏,导致轻轻的碰触也可以产生痛觉。最典型的当属正在愈合,或者刚刚愈合的创面。这种现象叫做痛觉过敏,可以通过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减轻,就是因为它们能够减少炎性物质的生成。

感觉神经不只是被动的向大脑传递信号,还会主动的制造炎症,方式是通过神经末梢释放一些炎性介质,它能够使血管扩张,肥大细胞脱颗粒,吸引白细胞,总之产生类似于炎症的反应。这种反应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促进损伤的修复,坏处是产生炎症反应,疼痛更加明显。

疼痛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同样程度的膝关节过度伸展,上老虎凳造成的疼痛比打斗中造成的严重的多。有一则我小时候知道的八卦消息现在还记忆犹新,是关于武打影星成龙的,据说从不用替身,受伤无数的成龙最害怕的就是打针。这种差异还是由疼痛传递的终点站——大脑造成的。大脑对疼痛刺激的处理不是单向的,而是形成许多个环路,通过这些环路,既可以加重疼痛也可以减轻疼痛。涉及到的物质则和阿片受体有关,吗啡起到止痛作用就是靠和这些受体的结合。在某些情况下,比如运动和做爱中,身体内会分泌大量的内啡肽,作用和吗啡类似,会明显减轻疼痛。疼痛刺激本身也会诱发内啡肽分泌,以减轻疼痛,针灸的作用机制就是如此,与经络和穴位毫无关系。刮痧、推拿、按摩、足疗时产生的欣快放松感也是如此。

所谓“痛并快乐着”是否源自某人的捏脚体验无从查证,但疼痛一般不会带来快乐却是事实。这是生物进化中各种生物化学、生理、药理和病理过程共同决定的结果。也许不够诗意、不够文学化,但足够精巧和美妙。

李长青,猫头鹰作者,内科学(消化系病)博士,现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转载自健康中国人网)

~~~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