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艾滋病疫苗开发如此困难?

1981年在加利福尼亚和纽约发现了艾滋病,首先是在男同性恋者和吸毒者中发现,然后是在接受过输血的血友病患者中发现,后来又在不吸毒的男性、女性和儿童中发现。根据联合国艾滋病毒/艾滋病联合规划署的数据,自该流行病出现以来,已有60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毒,2500万人死于艾滋病。

过去30年里,科学家们发现了很多关于艾滋病病毒(HIV)、人体免疫系统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诱线索,但疫苗研发依然难显曙光。

最初,人们对艾滋病是如何传播的知之甚少,对引起艾滋病的病毒更是一无所知。1985年,病毒首次被分离出来。在这一发现之后,当时的美国人类服务部部长玛格丽特-海克勒(Margaret Heckler)曾预测:”我们希望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能有一种(针对艾滋病的)疫苗可以进行测试。”

疫苗对天花、小儿麻痹症等曾经广泛流行的疾病有很好的预防效果。艾滋病病毒被发现后,包括许多科学家在内的许多人都认为艾滋病将被列入可被疫苗控制的疾病名单。疫苗模仿自然感染,接种疫苗后再接触病毒,身体内产生的抗体可以杀死病毒。但研究发现,与天花或小儿麻痹症不同的是,HIV不会刺激身体产生这种反应——我们的免疫系统通常对病毒视而不见,无法发起有效的抗体攻击。科学家们在尝试开发疫苗过程面临的其他挑战还包括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以及病毒不断变化和变异的能力。此外,虽然目前可以通过药物等手段可以将病毒保持在较低的活动水平,但从来没有人从艾滋病毒感染中完全康复。

开发艾滋病疫苗的努力得到令人失望的结果。目前最有希望的是在泰国进行的一项HIV疫苗试验,疫苗最多能减少30%的感染。

此外,科学家们还发现了三种强力的抗艾滋病毒抗体,目前正在努力将这一发现转化为治疗方法。

除了试图刺激抗体免疫的方法,研究人员还在寻找刺激细胞免疫的方法,或者激活免疫系统武器库中的其他武器,如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等。人体免疫系统对阻止HIV的入侵可能无能为力,但可以抑制疾病的发展,并使病毒数量保持在较低水平,从而减小传播风险。

但使用这种方法开发的一种疫苗在试验中失败了,甚至增加了一些受试者对病毒的易感性。但该试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会帮助科学家们设计生产出一种有效的、针对细胞免疫的疫苗。

~~~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