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青|不可忽视的“脸红”

随着全球肥胖问题越来越严重,世界卫生组织将肥胖确定为十大慢性病之一,并将每年的5月11日定为“世界防治肥胖日”。今天,李长青医生和你聊聊“胖子脸红”这一个现象。胖胖们须注意,无端而来的“高原红”,或许是反映呼吸功能出现障碍的一种信号。

文|李长青

1955年,后来的重症医学先驱者、美国重症医学学会创始人、当时还是一名年轻医生的麦克斯·韦尔报道了一例肥胖伴红细胞增多的患者。通过控制饮食减轻体重,韦尔不仅治好了这个病人与肥胖相关的症状,而且红细胞增多症也好了。韦尔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巧合,他调查发现墨西哥的医生已经做过统计报道:在240名肥胖病人中有5%伴有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增多症,顾名思义就是病人体内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高于正常人,与贫血正好相反。正常的血红蛋白浓度,成人男性约为120-160g/L,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则可以超过185g/L。这种疾病的患者有一个特征就是皮肤更红,呈深红甚至酱油色。很多高原地区生活的人也会出现这种状况,但那是为了高原稀薄的氧气而做出的适应性改变,生活在非高原地区的人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过高则大多是因为疾病。

按照病因分类,红细胞增多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肥胖引起的红细胞增多症就属于继发性。那么肥胖是怎么引起红细胞增多的呢?这得从人体对血细胞数目的控制调节说起。

我们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都是在骨髓中生成的,所有的血细胞都由骨髓中一群干细胞分化而来。在一个造血干细胞分化之前,谁也不知道它会变成红细胞还是白细胞。不同的刺激因子决定造血干细胞向哪种细胞方向分化,如果一个干细胞和白细胞相关的刺激因子结合就转化成白细胞,如果和红细胞相关的刺激因子结合就变成红细胞。刺激干细胞向红细胞转化的刺激因子叫做促红细胞生成素(简称促红素)。

如果体内促红素增多,就会有更多的干细胞转化为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也就增加。血红蛋白里的血红素决定了皮肤的色泽,血红蛋白充足时人的脸色和嘴唇就红润,血红蛋白不足则会导致面色和口唇苍白,也就是贫血。如果血红蛋白过多,面色就会呈深红色,如同“高原红”一般。

人体分泌促红素的器官是肾脏,在肾小管旁边有一群细胞专门负责探测人体的血氧浓度,然后决定是否增加促红素的产量。长期血氧浓度低,就多产生一些促红素,让人体多一些红细胞输送氧气。

肥胖本身不会引起血氧含量降低,但当肥胖影响到呼吸功能的时候情况就不同了。很多肥胖者同时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导致夜间长时间的血氧含量下降。低氧的血液流经全身,也经过肾脏,于是就给肾脏发出了增大促红素产量的信号。有的过度肥胖者的胸廓运动会直接受影响,即便清醒的时候也会影响呼吸功能,吸入的氧气不足,同样也会刺激促红素的产量。

由此可知,无端而来的“高原红”,或许是反映呼吸功能出现障碍的一种信号。

假如肾脏发生了严重的病变导致尿毒症,在排尿排毒功能下降的时候,生成促红素的能力也下降了,骨髓得不到促红素的刺激,就不会产生红细胞。同时尿毒症患者因为毒素和透析的原因,红细胞破坏也增多,寿命更短,所以基本所有尿毒症患者都伴随贫血。这种情况,针对性的治疗就是额外补充促红素。不同的尿毒症病人因为不同的病因,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各不相同,但几乎所有的尿毒症病人都需要定期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

胖子脸红这一个现象把呼吸、血液和泌尿三个系统联系在一起,核心牵涉到三种细胞,两种分子。不知道那些视现代医学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人如何看待这种情况?古人因为看到很多人排便时要屏气就得出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在某些人看来大概更有“整体观”。在这些理论上建立起来的传统医学,针对肥胖的各种问题也发明了各种辩证和治疗,比如祛湿、通络、化痰、健脾,貌似神秘却是毫无用处。

~~~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