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青|国外保健品,别样的标签,一样的忽悠

虽然膳食补充剂不能宣称有疾病治疗作用,但可以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宣传“改善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抗衰老”“提高细胞健康”之类。这就和中医的“补气”“养血”,以及国产保健品的“提高免疫力”“改善内分泌”一样,没有清晰的定义,也无法衡量。这样的监管体制被很多保健品厂商钻空子,所以饱受批评。

文|李长青

近期有两则关于抗衰老的消息引人注目,一则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一则来自潘石屹的微博。其中提到的抗衰老保健品,都出自名门:一个来自哈佛大学的大卫·辛克莱教授,一个来自麻省理工的伦纳德·瓜伦特教授。

要是这些消息靠谱,人们靠花钱就能长生不老,这愿望大概可以部分实现了。细品一下,可以看出保健品营销还是很有针对性的。国内针对大爷大妈的保健品主打民族和亲情品牌,这些针对有钱人的保健品则充斥着大量的国际化符号:哈佛、麻省理工、Nature、Science、诺贝尔、李嘉诚、乔布斯,当然还有富豪潘石屹。

那么这些所谓的抗衰老 “神药”真有那么神吗?

回答这个问题只需要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实验室结果不代表人体结果。很多实验室里成功的抗癌药,最终在向人体转化时失败。有些已经快要走到上市这一步了,结果还是血本无归。抗衰老药物也是如此。宣称和发现在真菌、小老鼠身上有抗衰老作用的成分海了去了,至今没有多少能够在人体上发现有效。上述两种抗衰老的“神药”,其实也不是最新成果,十多年前就已发表了很多论文,但至今还没有一项人体试验。

不过显然这些“研究人员”对人体试验也没什么兴趣,因为要证实对人体的抗衰老作用,起码要观察十几二十几年。像宣传中描述的李嘉诚和潘石屹,吃了几天就感觉很好、指甲长得快了之类,是没有多少价值的。而且就算李嘉诚和潘石屹真的吃了几十年,比一般人长寿很多,也还是没有什么价值,因为有的人就算吃不健康的食物,又抽烟又不爱运动,照样可以很长寿。所以要证明一个成分真的能够使人长寿,也需要和药物试验一样,通过大样本的随机对照双盲验证。

上述两家名校的研究人员可等不了那么长时间,他们已经着急忙慌地把公司开起来了。开公司当然要赚钱,为了推销产品,两家都在宣传方面做足了功夫。麻省理工的那家甚至还请来了七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做顾问,有了诺奖获得者的引子,又召集到了更多的科学家站台。

科学家大多是某个方面的专家,有很高的学术声誉和造诣。不过公司显然只在意科学家的头衔,而不是真的让他们来指导科学研发。科学家们从科学角度提出的人体试验建议都被有意忽略掉,剥离前后语境的客气话反而成了公司的宣传重点。

2015年,前任哈佛校长杰夫瑞·弗莱尔专门询问了被Elysium(麻省理工教授成立的公司)当作宣传噱头的诺奖获得者埃里克·坎德尔教授(因在记忆的细胞机制方面的研究获得2000年诺贝尔奖)。他表示支持抗衰老的研究,也建议这些公司做好人体试验。当被告知这些公司在没有做人体试验的情况下就卖给人吃,而且自己的名字还被当作商业宣传工具,当时已经87岁高龄的老科学家表示很不高兴。

因为不恰当地使用科学家的声誉销售商品,Elysium公司受到了专业人士的强烈批评。除了前哈佛校长,还有专业人士发表公开信要求Elysium公司的科学顾问们辞职。一些被利用的诺奖获得者也出来辟谣,澄清自己的参与不该被当作对其产品的认可,Elysium也不该在没有得到人体证据的情况下就商业推广。

面对广泛的批评,这位麻省理工的瓜伦特教授辩解说,他们是以市场推广的方式进行人体试验。这辩解要是说的通,那些花费巨大人力物力开发新药,结果在临床试验阶段折翼而归的药厂和研发人员要哭死了。向瓜伦特教授学习,先把药卖给病人,等无效再停售或者关门不行吗?

这位麻省理工的教授不一定靠谱,那么哈佛那位会不会好一些呢?可惜也好不到哪里去。大卫·辛克莱的声誉大概在学术圈和商业圈都不是多么好。他是白藜芦醇抗衰老和防病功能的主要支持者之一。2003年,他和白藜芦醇研究的先驱者霍维茨在Nature共同发表了一篇论文,称白藜芦醇等多酚能激活人类的SIRT1,从而延长细胞的寿命。与该论文获得大众媒体追捧不同的是,学术圈对此反应冷淡。其后霍维茨的白藜芦醇论文被发现多处造假,本人也被学校开除,并被判刑。辛克莱在论文发表后成立的公司被葛兰素史克高价收购,其后也因为试验失败而血本无归。

当然,一个实验的失败和造假,不代表这个人后面所有的实验都是假的,都靠不住。但是在没有人体证据的前提下大肆宣传,这是奸商而不是科学家的行为,不值得相信,尤其是有前科的人。

有人或许疑惑,美国对食品和药品监管的能力应该是全世界领先的,为什么会放任这样的保健品“神药”销售和宣传呢?这是因为这些“神药”并不是药物,而是膳食补充剂,只要证明安全就可以销售。虽然膳食补充剂不能宣称有疾病治疗作用,但可以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宣传“改善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抗衰老”“提高细胞健康”之类。这就和中医的“补气”“养血”,以及国产保健品的“提高免疫力”“改善内分泌”一样,没有清晰的定义,也无法衡量。这样的监管体制被很多保健品厂商钻空子,所以也是饱受批评。

最后提一下《21世纪经济报道》那篇文章,简直是槽点满满:说李嘉诚秘密服药、只有少数有钱人才能秘密获取,这消息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其实就在李嘉诚投资后不久,这种“神药”就遍布某连锁超市的货柜了,价格也没有高得离谱;乔布斯患病后能活8年不是因为他有钱,是因为他得的不是恶性程度高的胰腺癌,而是预后要好得多的胰岛素瘤。但有钱没能让他得到最好的结果,却因为前期拒绝手术而失去了治愈的机会;高收入人群比低收入人群平均预期寿命高是事实,但那是因为前者更多地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和饮食,以及生病后得到更多的医疗资源,不是因为有钱吃“高科技膳食补充剂”。

~~~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