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枇杷膏:《华尔街日报》到底说了什么

2月27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刊发了一篇文章:《450元一瓶!中国这种“神药”在美国卖到脱销,一场流感火了一批代购》。

主要内容为《华尔街日报》一则关于“Nin Jiom Pei Pa Koa”(川贝枇杷膏)在美国纽约“爆红”的新闻。从《人民日报》的报道来看,古老的中医文化、“神奇的草药配方”为治疗纽约人民因为流感而导致的咳嗽出了大力,以至于超市售价一度高达70美元,仍然卖到脱销。《人民日报》由此感叹:“最近几年,我们国人很多家庭必备的东西,都逐渐在国外火了起来,比如老干妈……比如枸杞……而拔火罐也因为神奇的效果而走向了世界。”

从这篇文章看,神奇的草本糖浆“Nin Jiom Pei Pa Koa”不仅得到美国人的赞同,还满足了部分国人的“自豪感”“爱国心”,更让古老的中药“扬眉吐气”了一把。实际上,《华尔街日报》的这则报道却是在提醒民众,川贝枇杷膏在美国属于保健品,FDA无权审查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服用这类草药补充剂很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华尔街日报》2月22日对这款网红糖浆进行了专题报道:

当川贝枇杷膏遇上纽约客:有人用它治咳嗽,有人拿它当谈资

一些人声称,枇杷膏疗效显著,但专家警告说,服用此类产品可能会有风险。
亚历克斯·施韦德是普拉特研究所的一名建筑师兼设计教授,他女朋友奥伯伦•辛克莱是一家创意机构的老板。在流感季中,施韦德也未能幸免,他说自己此前“病了十几天”,“一直在咳嗽”。有天女朋友让他尝试了一种蜂蜜和枇杷混合的草本糖浆:“Nin Jiom Pei Pa Koa”(念慈庵川贝枇杷膏),结果“15分钟开始见效”,而后,他又找了身边的5位朋友尝试,也纷纷好评。于是施韦德开始不停地向周边人“安利”。

那辛克莱又是怎么知道枇杷膏的呢?她在30年前曾旅居香港,彼时第一次知道了这种草本糖浆的存在。使用枇杷入药在中国已有数百年的历史。1946年,京都念慈庵总厂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瓶子上的汉字“京都念慈庵”,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北京,念亲恩的枇杷膏。”该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将其销往中国大陆、北美及欧洲市场。

“突然间,每个人都在谈论它,”在纽约的中国商店——珠江百货的老板陈炜清说。“这款糖浆的售价为7.80美元,中国人早就用这种药了,它可以追溯到清朝,但现在都是白人顾客来抢购。“

对于纽约客而言,最热衷的事除了发现治病新秘方,还有就是把新秘方分享给其他人。哥喝的不是糖浆,哥晒得不是疗效,哥只是在社交界刷存在感。

枇杷膏在中国商店和线上线下的药店每瓶售价为7美元(10盎司,约300ml),而通过第三方渠道如代购,售价则高达70美元。

正在主演网飞(Netflix)美剧《怪奇物语》的演员马修·莫迪恩,咳嗽胸闷两个多月不见好,听了大家的安利,也去亚马逊下单了一瓶,花了大约30美元。他说到:

“我唯一担心的是,它来自一个有着不同标准的国家。” 

诗人马克斯·布莱格从唐人街的一位针灸师那里听说了枇杷膏,他说:

“我有点担心。如果你看看这个标签,就会发现上千种你从未听说过的草药。”

布莱格先生把枇杷膏分享给了患流感已经三周的画家詹姆斯·吉尔罗伊,他说:

“布莱格给我看了一个瓶子,上面写着一些疯狂的中国文字,我想,不,我还是去看医生比较保险。”

枇杷膏是火了,但是这种无节制的人手一瓶,咳了就来一勺的做法还是引起了美国医学界专家们的担心。

纽约长老会医院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肺科医学专家基思·布伦纳博士警告道,服用草药补充剂(比如枇杷膏)可能会带来健康隐患,无论它是与药物同食、替代处方药物,还是过量服用,都存在风险。而假如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忘记或隐瞒了自己曾经服用草药补充剂的经历,可能会造成草药与现代药物在体内交叉影响,医生的判断也可能产生偏差。

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内科医生苏·迪科蒂斯说,草药可以有一定的价值,她有时也会向自己私人诊所的病人进行推荐,但不会把枇杷膏当成处方,她认为枇杷膏有类似安慰剂的效应,但是目前没有资金来支持它的药理研究。

布伦纳博士说:

“就流感而言,需要重视的最关键时刻是病毒感染的时间,因为如果达菲等抗病毒药物生效的话,需要在最初48小时内服用。如果将草药作为第一道防线,我们就会失去这个窗口期,特别是如果有人有其他的医疗问题,那么流感病毒导致住院甚至死亡的风险会更高。”

纽约州卫生局局长霍华德·朱克呼吁所有人都接种流感疫苗,并表示任何有流感症状的人都应该去看医生。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建议消费者在服用草药补充剂前先与医生沟通,并警惕那些过度夸大疗效的产品。须知该机构并无审查膳食补充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权力。(编译/陆杨)

~~~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