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看上去很美

胶囊内镜如今已经不算什么稀罕的医学检查设备了,国内大多数大型医院基本都有配置,即使在有些地区级医院,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但在三十多年前,如果谁提出把内镜变成胶囊大小吞下去,大多数人还会觉得是天方夜谭。最早的胶囊内镜专利来自以色列,是以色列国防部的一位导弹设计工程师在和内镜医师的聊天中得到的启发。

除了吞服和排出的过程,胶囊内镜整个过程几乎没有任何感觉。和大多数会引起恶心呕吐的胃镜比起来,和引起腹胀绞痛的结肠镜比起来,胶囊内镜自然有很大的吸引力。但目前看来,对于大多数人,胶囊内镜还无法取代胃镜和肠镜检查。要明白这个趋势,就需要对胃肠道的结构和内镜的操作有一点大致的了解。

 


胃镜

我们的胃是一个囊袋状的结构,在空腹自然状态下,胃是皱缩状态,其中有很多皱褶。为了观察清楚整个胃粘膜,内镜医师检查过程中需要反复进退,翻转,为了观察皱褶内的情况,还需要不停充气。而结肠围绕整个腹部走了一个鱼钩形的路径,里面也有很多皱襞,结肠镜检查也是需要内镜医师反复进退,上下左右“摇头”观看。

除此之外,胃肠道内还有很多粘液,大肠镜还会遇到粪水的问题,很多时候需要通过吸引将这些液体去除才能更好的观察。

不能充气和吸引的胶囊是无法完成这些动作的。一开始从事胶囊内镜诊断的医生,在观看胶囊内镜影像时往往有逼死强迫症的感觉,总觉得哪个地方应该停下来的时候没有停,应该充气看一下的时候管腔却瘪着。

尽管胃镜和肠镜对于观察胃和大肠不能达到完美,偶尔也会漏诊病变,但相比只能随胃肠蠕动进行观察的胶囊内镜来说,肯定要好得多。何况一个胃镜检查最长不过一二十分钟,结肠镜检查对于熟练内镜医师来说大多也超不过半个小时,而胶囊内镜却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

再考虑到胃肠镜和胶囊内镜价格的巨大差距(后者价格目前是前者的20倍左右,差不多是一个iphone的价格,而前者只不过是普通家庭全家少下顿馆子而已),胃肠镜依然是诊断胃肠疾病效价比最高的检查。


胶囊胃镜

胶囊内镜目前在国内主要适应症还是小肠疾病的诊断。大部分小肠无法使用普通胃镜和肠镜,目前虽然也有小肠镜,但对操作医师的水平要求很高,耗时又耗力,价格也不低。相对而言,胶囊内镜的优势就很有可比性了。
胶囊内镜的技术尚在发展,目前有厂家推出了磁控胶囊内镜,使用体外的磁场控制胶囊内镜在体内的位置,但依然不可能做到充气和吸引这两大功能。未来技术进步是否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只能拭目以待。

近年来胶囊内镜的厂家们试图将其包装成为筛查工具,也让很多经济条件较好、担心传统内镜不适的人动心,笔者就遇到过几个咨询胶囊内镜替代普通胃肠镜的。虽然选择何种工具是自费体检者的自由,但专业常识还是有必要了解的。

李长青,猫头鹰作者,内科学(消化系病)博士,现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

本文由李长青授权《科学猫头鹰》发表,并经《科学猫头鹰》编辑。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科学猫头鹰》)。 

 

~~~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