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用牛蒡子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一位故友给我转来一篇中医的验方,里面说的是用牵正散加大剂牛蒡子治疗“周围性面瘫”。原来他兄长最近刚患上面瘫,遍寻良方后找到此文,托兄弟来问我可靠性如何。全文摘录如下:
【“《重用牛蒡子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重用牛蒡子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为笔者临床偶得。
曾有一面神经麻痹患者,用牵正散加味治疗,服药5剂,效果不满意,但患者又感到咽部疼痛,遂于原方中加用牛蒡子25g,本意用牛蒡子解毒利咽,服药5剂,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咽部疼痛不但消失,而且面部神经麻痹的症状也有明显好转,继服原方10剂告愈。
从而体验出牛蒡子有治疗面神经麻痹的功效。从此,每遇到面神经麻痹患者,在方中都重用牛蒡子,每每取得较好的效果。
笔者自1993年~1995年共收治面神经麻痹患者42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8岁;病程最长15天,最短2天;其中12例配合针灸治疗。
采用牵正散加味,重用牛蒡子治疗(白附子6g,全蝎10g,僵蚕10g,防风10g,钩藤20g,牛蒡子25g)。
结果:38例痊愈,其中服药最少18剂,最多35剂。4例症状明显好转。
典型病例:王某,女,36岁,农民,于1995年8月12日初诊。患者午睡被电风扇吹后,觉右侧面部麻木,次日,口眼歪斜,鼓气漏气,嗽口时漏水,口角活动受限,右眼睑不能闭合,流泪。
检查:前额纹消失,鼻唇沟平坦,眼裂3mm,人中沟歪向左侧,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浮弦。
证属风寒客络,经络闭塞,治宜温散风寒,通络牵正。
处方:白附子6g,全蝎10g,僵蚕10g,防风10g,钩藤20g,牛蒡子25g。每日1剂,水煎2次服。共服药18剂告愈。
牛蒡子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未发现文献记载。其药理作用笔者体会有两点可作依据。
其一,《珍珠嚢》一书中提到牛蒡子可“利咽膈,去皮肤风。”中医认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由风邪外袭为患。
其二,西医认为,本病的激发因素与病毒感染有关,很多文献都提到牛蒡子有抗病毒的作用。根据以上理论,可用牛蒡子治疗面神经麻痹。牛蒡子治疗面神经麻痹的药理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
这个药方中,我们暂且先认为它是有效的,能够在2-15天内“治好”面瘫,接下来我们看看要冒什么风险:
[附子]含乌头碱可导致致死性心肌麻痹及肾损害。
[僵蚕]即幼蚕感染白僵菌而死后的尸体,易受黄曲霉菌常污染,异种蛋白可引起过敏反应。
[全蝎]具神经毒性,异种蛋白可引起过敏反应。
[钩藤]中的生物碱有肝肾毒性,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
以上仅是可查到的、已知的毒性。
那么面瘫是什么?是否值得冒着上述风险治疗?
周围性面瘫,也叫面神经炎,发病时一侧面部会失去控制肌肉的能力,导致表情扭曲且无法自控(近年来罹患面瘫的娱乐圈名星有蔡康永、宫恩娜)。
大多数面瘫(80%-90%)的发病原因不明,被称为贝氏面瘫(Bell’spalsy)。有些假说认为是病毒感染导致:原本处于潜伏状态的单纯疱疹病毒被重新激活而诱发了面神经炎,但缺乏基础医学证据支持。目前研究仅显示:情绪压力、环境因素如创伤、寒冷、代谢失调、情绪失控等都可能诱发贝氏面瘫。且不管病因如何,贝氏面瘫的病理特点都是出现面神经炎性水肿,并在狭窄的骨性神经管内受到压迫。
面瘫的发病率并不算高(0.02%),2/3的患者在发病后即使什么也不做,也都能够在3周-6个月内自愈,仅有少部分人会留下如慢性味觉缺失、阵发性面肌痉挛等后遗症,部分特别倒霉的可能会永久性面瘫;另外,年轻人自然愈合的可能性比老年人要高。
有时候面瘫还会累及双侧,通常是重症肌无力、脑干病变、淋巴瘤、结节病和莱姆病的并发症,临床上要引起警惕。
目前针对面瘫也缺乏特效药物和疗法,常用的主要有泼尼松。奥斯陆大学的Rikshospitalet医院做了一项包括829名18至75岁贝氏面瘫患者的大样本双盲对照试验,方法如下:
患者被分成四个不同的治疗组:
1.安慰剂加安慰剂、
2.泼尼松加安慰剂、
3.抗病毒药伐昔洛韦加安慰剂、
4.强的松龙加伐昔洛韦。12个月后他们使用新宁和众议院Brackmann分级系统评估患者面部功能。
结果分析显示:在发病后72小时内使用泼尼松治疗能显著减少患者12个月内轻度和中度贝尔氏麻痹后遗症;但并没有减少严重后遗症患者的数量。单独运用并没有影响后遗症的严重性。与单独运用泼尼松相比,泼尼松与伐昔洛韦相结合运用没有减少有后遗症患者的数量。
这就是说,针对面瘫,目前大部分是靠自愈,发病72小时内口服泼尼松很可能有效,可以减少轻至中度的面瘫后遗症;但对严重的后遗症还是无效。这个研究报告发表在JAMA的2012年5月版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的档案报告中。
话讲完,文中设问自行斟酌;散会。
参考资料:
Kasse, et al. Clinical data and prognosis in 1521 cases of Bell’spalsy. International Congress Series 2003; 1240: 641-647.
Peitersen, Erik M.D. The Natural History of Bell’s Palsy. AmericanJournal of Otology 1982; 4.
Thomas Berg, MD, PhD; Nina Bylund, MD; Elin Marsk, MD; LarsJonsson, MD, PhD; Mervi Kanerva, MD, PhD; Malou Hultcrantz, MD,PhD; Mats Engstr?m, MD, PhD .
The Effect of Prednisolone on Sequelae in Bell’s Palsy.
JAMA’s May edition of Archives of Otolaryngology – Head& Neck Surgery reveals .Archives of Otolaryngology , May 2012,doi:10.1001/archoto.2012.513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转载自健康中国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