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研究目的,肛拭子检测或许可以谨慎进行,但当前不应该广泛实践。
文 | 李长青
新冠病毒检测目前主要依靠鼻咽拭子采样核酸检测,但有少数国家在推行或考虑增加肛拭子检测,还引发了国际舆论和外交争执。
推行肛拭子的理由是比常规的鼻拭子检测更准确,比如有的专家就宣称有的病人鼻拭子检测阴性但肛拭子检测阳性,包括一些已没有症状的新冠病毒感染康复者。
2020年3月2日,山西省太原市白求恩医院核酸检测室内一名工作人员手持待检验的试剂盒检测样本。图片:CFP
但根据医疗规范、防疫科学和当前的证据,这种检查不应该大规模和常规进行,目前常规和广泛肛拭子新冠病毒检测应该立即叫停。理由如下:
第一,理论依据缺乏。
目前国内外对新冠病毒感染途径的共识依然是呼吸道传播。至于是飞沫传播还是空气传播,虽然有些争议,但呼吸道传播的主流认识没有变。虽然一直有人怀疑消化道传播,但并没有可靠的证据。中外研究人员都有在病人粪便中检测到病毒核酸,但并没有证明存在可以传播疾病的病毒颗粒。检测的目的是发现能够传播疾病的病人和携带者,如果发现的只是一些无传播力的核酸,就没有防疫和临床意义。
核酸检测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个灵敏度极高的检测方法。灵敏度极高的检测方法的主要问题是假阳性过高。换句话说,就是会检出一些核酸阳性,但没有症状,也不会传播病毒的人。增加肛拭子检测无助于纠正这个主要缺点,反而会放大它。
第二,证据缺乏。
以往肛拭子几乎没有用在呼吸道传播疾病的检测和筛查,这种检查方法仅限于少数寄生虫病。虽然新冠病毒感染是一种新的疾病,但如果要超越常规,依然需要提供足够的证据。目前并没有证据提示肛拭子提高了检测效率,减少了疫情传播。
第三,资源浪费。
依据常识,呼吸道传播是比肠道传播更快速和难以预防的传播方式。针对呼吸道传播的预防策略可以同时减少和避免肠道传播,反过来却不行。况且当今一般城市的供水和下水道设计也让疾病更难通过肠道传播。所以即便新冠病毒可以部分经过肠道传播,也不值得投入过多精力。
第四,阻碍防疫。
核酸检测的目的是诊断和筛查,作为诊断和筛查的工具,不仅要有相当的准确性,关键还要简便可行。鼻咽拭子核酸检测被普及是因为方便快速,所以被全世界接受。而肛拭子相比鼻咽拭子显然有很多不便,这会阻碍检测的自觉性。就算肛拭子比鼻咽拭子更灵敏,但自愿接受检测的人减少,反而会降低检出率,影响防疫效果。
在疫情初期,曾有医生建议增加CT作为筛查手段,这个建议被部分地方采纳后,给人们造成了很多不便,因为预料之中的不可行,也逐渐被抛弃。肛拭子筛查策略也没有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就匆忙推行,按照以往的规律,不可靠的措施最终会被抛弃,但在此之前会给正常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和损失。
因此,笔者建议,出于研究目的,肛拭子检测或许可以在恰当的人群中继续谨慎进行,但在找到可靠证据之前,不应该广泛实践,建议立即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