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晨光
短短几天,一条“mRNA疫苗能把人的基因给转了”的传言在网络空间迅速发酵,让本来就忧虑于转基因的群体陷入更深的恐惧。
自从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上被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食物含有了转基因成分,很多人便开始担心自己的基因被转。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实际上转基因事件在人体中每天都在发生着,只不过把基因转给你的并不是我们吃进去的食物成分。
如同只要暴露在阳光下就避免不了紫外线的照射,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人类,永远摆脱不了身体组织的最小功能单元——细胞——被外源基因所转。而有能力转基因给人体细胞的,主要是病毒。
造成人体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有寄生虫、真菌、细菌和病毒。寄生虫是独立的单细胞(原虫)或多细胞(蠕虫)生命个体,通过口腔、皮肤等主要渠道进入人体后造成局部或者全身感染。寄生虫感染主要发生在皮肤、消化道和血液中。
真菌作为一个独立的类群,通常不会导致严重的疾病,除非被感染者的免疫功能有缺陷。病原性真菌常见的感染部位为呼吸道和皮肤。
细菌作为单细胞的独立生命体,通过多种方式感染人体,并在侵染的部位进行扩增繁殖,引发局部或者全身性损伤。
但无论单细胞的细菌、真菌、原虫,还是多细胞的蠕虫,都难以进入人体细胞。它们即使被免疫细胞“吞噬”,其命运也几乎都是被彻底摧毁。
但病毒不同。病毒并非独立生命体,它们只有进入活细胞内复制自己才能生存。它们把宿主(比如人类)细胞变成自己的“厂房”,利用“厂房”内的“机器”来复制自己的遗传物质,同时加工蛋白质外壳,包装出更多的病毒颗粒。一旦进入细胞,病毒自身的遗传物质——核酸——也就跟着进来了,广义上(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的转基因其实就发生了。
已知有200多种病毒会感染人类。病毒以其含有的核酸成分被区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无论哪种核酸形式,它对宿主(人类)的感染都意味着其核酸进入宿主细胞内,改变了宿主细胞的核酸构成。
相对广义的转基因,狭义的转基因是指外源基因整合到人的细胞中,变成人体细胞基因组的一部分,和人体细胞“同生共死”。科学家研究发现,今天的人体基因组中有大约8%的比例来自病毒,但它们并不会干预你的健康。
具有这类能力的病毒是古老的逆转录病毒。逆转录病毒会把核酸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宿主细胞会把病毒核酸当作自己的一部分进行复制,并产生蛋白质来组装新的病毒。这个过程相当于病毒劫持了宿主,并把自己变成了宿主家庭的一份子。乙肝病毒就是一种DNA逆转录病毒,清除这类病毒通常都比较困难。
新冠病毒有没有这种能力?尽管新冠病毒和其中一类逆转录病毒(单链RNA病毒)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它并不是逆转录病毒,两者感染宿主后的行为有着本质的不同。新冠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是以“外来客”的身份存在,只是伪装得比较好,被宿主款待,供吃供喝——病毒核酸在宿主细胞中得以复制,蛋白质得以表达生成,最终完成病毒颗粒的组装;但它并不劫持宿主。
那么,针对新冠病毒的mRNA核酸疫苗能不能把人的基因给转了呢?
如果把核酸成分进入细胞就叫转基因的话,则答案是肯定的。但新冠病毒的mRNA疫苗仅仅包含病毒的一个编码蛋白的核酸序列,人体细胞用自己的成分和病毒mRNA的模版合成出蛋白质来。其病毒核酸物质既没有被整合到人体细胞基因组,也没有在细胞内复制扩增。细胞不仅没有被劫持,反而利用它们合成的蛋白质训练出了一批雇佣军,再以它们防范来犯之敌(新冠病毒)。
无论如何妖魔化mRNA核酸新冠疫苗,都挡不住新技术造福人类的脚步。且不说mRNA核酸疫苗不会“转”人的基因,就是那些真正改变了人体基因的技术,也已经成功应用在一些疾病治疗上,为之前属于不治之症的部分遗传病的患者打开了希望之门。
注:文中使用“转基因”一词是不严格的,是针对反转群体的错误认识“将错就错”使用的,“广义”和“狭义”转基因也并非学术概念。转基因通常指在生物个体水平,在自然状态下或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把一个或者多个基因从一种物种转移到另一种物种。无论动植物,常规意义上的转基因具有可遗传性,具有改变生物表型的能力。体细胞中外源基因的导入并非前述意义上的转基因,尽管导入基因的的技术手段大同小异。这个过程通常被称为转染,常分为瞬时和稳定两类,前者可以有载体,也可以无载体。后者多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有载体的便有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的可能,区别是逆转录病毒通过载体上的特殊序列插入基因组,效率高;而其他如非病毒载体或者腺病毒载体,整合是偶然事件,需要经过长时间筛选得到,效率低。
原文:公众号“为何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