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13年9月

世上没有神医 也没有仙药

(纪小龙按:近日,老朋友肺癌,折腾了3年,最后钱花尽了,肉体和精神的痛苦遍尝了,最后自己放弃了,默默离开了。从一开始,他是那么的“自信”,专心寻找“灵丹妙药”、“大师高人”,其实都是竹篮打水耳。不妨,翻出几年前的旧文贴一下吧。)

议论张悟本的话题此起彼伏,不由得想起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个个骗人把戏:“新兴医院”、“蚁力神”、“中药世家霸王洗发”等等走马灯般的你方唱罢我登台!为什么劳苦大众反反复复那么容易受骗上当?在日常的看病过程中也是反反复复遇到数不清的上当受骗的病人。因此,不由得大呼:起码的常识应该知道!

为什么想吃饭和不想吃饭

虽然吃饭是理直气壮天经地义,可总有些人有些时候不想吃饭。用专业术语来说,叫做食欲不振。尽管没食欲如今成了很多人的梦想,有的想通过服药甚至吸烟压制自己的食欲,以达到减肥的目的。但食欲是任何有意识的动物的本能,是生存必须的一种感觉。人类所有的行为里,只有进食和购物是有意识的摄取能量,其他的都是要消耗能量。我们按时上班,需要老板的监督,部门的考勤还有经济手段,但我们进食却不需要任何人的督促。

新版《内科学》继续让中医尴尬

200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内科学》刚出版的时候,笔者曾经对比了第七版和第五版《内科学》中关于中医的内容(附:新版《内科学》让中医尴尬),发现很多有关中医对内科疾病的治疗都做了大幅修改,有些干脆删除,有些则对措辞进行了修改,比如对针刺和按摩对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描述,由“也有一定疗效”改为“也可能有一定疗效”,将中药“对急性胰腺炎效果良好”,改为“对急性胰腺炎有一定疗效”。总的来说,国内内科学界对中医的认可度是逐渐降低的。

今天刚刚从亚马逊购买了最新第八版的《内科学》,通过对比第七版,可以看出国内医学界对中医的认可度进一步降低,这可能让中医继续处于尴尬的地步。但各个专业态度转变却又不同,各种原因难以知晓。

新版《内科学》让中医尴尬

尽管现在暂时不干临床了,但还是时常有亲戚朋友咨询医疗问题,所以也不敢懈怠,刚刚买了第七版也是最新版的《内科学》,准备陆续通读一遍,以免跟不上形势。今天有点时间,突然想起来,往常的《内科学》中总是穿插着一些中医的内容,我敢肯定最新版里也有,但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变化。就把最新版和手头的另外的第五版作了一下对比,变化还是很有趣的。以下是第五版《内科学》上关于中医的内容,后面括号里的是第七版发生的变化,摘录如下: 

第12页倒数第4行,关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选用含有解热镇痛及减少鼻咽充血和分泌物的抗感冒复合剂或中成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双酚伪麻片、银翘解毒片等。”(第七版比较给面子,把中药单独列出来放到最后:“具有清热解毒和抗病毒作用的中药亦可选用,有助于改善症状,缩短病程。”见于第13页) 

品尝转基因食品是“作秀”,更是科普

转基因玉米在美国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已经吃了十几年,但在中国还是很稀罕。我也是前几天才知道,我们国内也有种植抗虫转基因玉米。前几天我和方玄昌到北京植物园做一个调查,里面有一个科普展览是关于大豆的,其中有一个板块是介绍转基因大豆的,都是谣言,把转基因大豆说得很可怕。当时我听方玄昌说中国农大有转基因玉米,我说能不能组织一个转基因玉米品尝会?转基因大米品尝会在全国各地都已经举行了二三十次,大家不稀罕了,搞一个首届转基因玉米品尝会,会更吸引人,现在不是都在讲“首届”吗?第二天方玄昌来电话说,必须马上组织,如果再过十几天,玉米就太老不好吃了。

世上有没有“胎息”

重庆缙云山的一名道士最近很火。最初是《世上有没有神仙》一书的隆重介绍,然后是几个电视节目的访谈,再加上刊物的封面宣传,于是乎这位道士就当了“神仙”,开班办学讲养生之道。当然,神仙也是要赚钱的,据贴在网上的招生广告,五天四夜培训费用收费标准为16800元/人。如此高昂的费用不是一般人付得起的。即便如此,皈依“神仙”的弟子(互相称为“仙友”)也已超过3万,“一半正在商界;而在另一半中,政界、演艺界、学界的精英亦不乏其人。”

玉米颜色的秘密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戴景瑞院士等科学家带领一批网友到试验田体验、品尝抗虫转基因玉米,有网络媒体在报道此事时,配了一张长着五颜六色的玉米粒的玉米棒子图片,暗示这就是转基因玉米。事实上那天品尝的抗虫转基因玉米粒只有黄色一种颜色,除了因为没被虫子咬过看上去更加漂亮外,在外观上与同品种的普通玉米并无区别。那种五颜六色的玉米棒子在美国叫做印第安彩虹玉米,并非转基因品种,而是一种来源比较古老的“天然”玉米。